-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目录 第五章 陶 塑 第一节 陶塑发展历史 第二节 陶塑语言特点 第三节 陶塑制作 第五章 陶 塑 第一节 陶塑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陶塑发展 (一)史前陶塑 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彩陶和黑陶。我国的陶塑艺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陶塑人像、动物形日用器。(见图5-1、见图5-2)。 第五章 陶 塑 第五章 陶 塑 (二)战国俑 进入战国以后,由于厚葬风气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发生了变化,从欣赏品演变为随葬的明器。它的品种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 (三)秦汉俑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见图5-3)可见此时陶范翻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人物躯体可以成批量制作,人物的脸部重点塑造,所以每一个人物都各不相同。 第五章 陶 塑 另外,兵车、战马都是真实大小,与人物俑一起均按照出行布阵排列,威猛异常。 汉俑也多陶塑兵马和武士俑等,但以民间说唱俑和伎乐俑为特色。(见图5-4、图5-5)。 魏晋南北朝乃至隋朝,承续了东汉陶俑朴实、生动的风格,另外也有一些武士俑出土(见图5-6、图5-7)。 第五章 陶 塑 第五章 陶 塑 (四)唐三彩 陶塑在唐代时广泛用于佛教造像(见图5-8)。与石材相比,陶泥的可控性更强。 唐三彩属于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色釉深浅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以唐代最为兴盛,因而被称为“唐三彩”。(见图5-9、见图5-10) 第五章 陶 塑 第五章 陶 塑 (五)现代陶艺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当然,严格说来,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实践者有关。20多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周轻鼎(见图5-11)、周国桢等在现代陶艺方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见图5-12、图5-13)、罗小平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 第五章 陶 塑 第五章 陶 塑 二、外国陶塑发展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西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发明了陶器。在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雕塑开始大量地采用石材、木材等作为材料,陶塑并未得到广泛长足的发展。 然而,现代陶塑的探索和尝试是从西方开始的。 第五章 陶 塑 美国作为西方陶塑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开启了“奥蒂斯革命”,主张抛弃传统陶器的“实用”性,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观念,成为西方最早提供陶艺教育的国家,贯穿从小学到大学。 日本追求陶艺的全新风格的实践对现代陶艺的贡献也有重要作用。 现代陶塑所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现代陶塑一般意义上分为观念陶塑、生活陶塑、环境陶塑。 第五章 陶 塑 (一)观念雕塑 观念陶塑以展现艺术观念为主要内容,艺术家通过对陶泥性质的独特演绎,对陶塑制作方法的熟练掌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经由陶塑这一特殊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见图5-33至图5-35)。 第五章 陶 塑 第五章 陶 塑 (二)生活陶塑 生活雕塑是以提高生活环境品位、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现代陶塑,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见图5-36、图5-37)。 第五章 陶 塑 (三)环境陶塑 环境雕塑是陶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广场、公园、绿地、道路、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设立的陶艺。(见图5-38)。 第五章 陶 塑 第二节 陶塑语言特点 一、实质的泥性 二、极强的可塑性 第五章 陶 塑 三、装饰手法的丰富性 四、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五、釉色的变化性 六、烧造再生性——火的艺术 第五章 陶 塑 第三节 陶塑制作 一、原料和工具 (一)原料 陶为陶土所成;瓷的原料为瓷土,即高岭土。 陶土和瓷土最大的差别在于烧成温度、可塑性和颜色: ①?烧成温度,陶1200℃以下,瓷1200℃以上。 ②?可塑性,陶土强于瓷土。 ③?颜色,陶土且因其所含铁、钙等其他杂质,颜色为有变化的红黄色;瓷土无杂质,烧成后呈白色。 第五章 陶 塑 (二)工具 1.工作台(见图5-39)。 2.拉坯机(见图5-40)。 3.泥条机(见图5-41)。 4.泥板机(见图5-42)。 5.转盘(见图5-43)。 6.托板(见图5-44)。 7.造型工具(见图5-45、图5-46)。 第五章 陶 塑 二、成型 (一)拉坯成型 拉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基本成型手段分为定位、机上炼泥、开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