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雕塑》第三章 木雕.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目录 第三 章 木雕 第一节 木雕发展历史 第二节 木雕语言特点 第三节 木雕制作 第三章 木 雕 第一节 木雕发展历史 木雕是由木材雕刻制作而成的雕塑作品。 木质材料软硬适中、质感温和、色泽温润、肌理丰富、可塑性强、极具亲和力。这是人类对木材加以关注和使用的原因。但木材不经岁月的腐蚀,容易遭受火、战争等因素的毁坏,所以能留下来的木材遗产都很可贵。 第三章 木 雕 一、中国木雕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一点便是木结构的使用,巧妙地运用榫卯,令人叹止。 中国的建筑、家具、木雕装饰都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使中国传统木雕实用性与观赏性皆备,形成了突出的民族风格特点。 第三章 木 雕 中国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木雕鱼(见图3-1),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 现存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大量木雕作品(见图3-2、图3-3)是汉代木雕的精品,代表了汉代木雕的最高艺术成就。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明清时期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见图3-5、图3-6)。 第三章 木 雕 最为著名的是东阳木雕、泉州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 总的来看,中国传统木雕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以实用性器物为载体,装饰性强。。 (2)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 (3)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 当代中国雕塑家继承传统木雕文化,运用西方造型方式和观念,创作了大量的木雕创作(见图3-7至图3-27)。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二、外国木雕发展 外国的木雕创作融合于其整个雕塑创作体系当中。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有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木乃伊的制作是为了让人的灵魂有所依附,木雕也是同样。(见图3-28)。 第三章 木 雕 20世纪以来,木雕创作变得更加受人青睐,因为技术的进步,木雕的制作变得容易掌控。再加上木材本身独特的属性,雕塑家愿意选择木雕表达其情感和艺术理想。(见图3-34至图3-37)。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另外,西方各国的其他艺术家们也有优秀木雕作品(见图3-38至图3-43)。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二节 木雕语言特点 一、木雕材料木材的本身属性 与石材、青铜相比,木材给人温暖的感受。艺术家在切割、雕刻和打磨的过程中需要妥善地处理好与木材纹理结构、色泽、光泽等之间的关系,即要处理好造型和木材属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木 雕 二、减法造型 技法是木雕创作中雕塑家对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节 木雕制作 一、取材 中国木材种类繁多,因此在选材时有很多便利。然而,每一种木材都有其个性特点,在硬度、色泽、纹理结构和稳定性方面的不同,以及价格的高低,都会影响到木雕创作的选材。如果能够巧妙地处理木材的纹理结构,在制作时,可能变得省力,也会显示出木材的天然美。 第三章 木 雕 大体来说,松软的木材,如椴木、樟木、松木等,易于切割,适合雕刻造型简单、概括的作品。一般来讲,这类木材价格也比较适中。 各种常见木材的特点如表3-1所示。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二)辅助工具 除了雕刻刀之外,还需要敲锤、木锉、斧子、锯子等工具辅助木雕的制作。尤其是在电动工具和一些固定式大型木雕设备的辅助下,更加方便。辅助工具如表3-3所示。 可辅助木雕制作的电动工具有电链锯、砂带磨光机、电刨、手电钻、电动角磨机、电磨等(见表3-4)。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第三章 木 雕 三、安全 (1)工作时保持整洁、有序。 (2)杜绝明火。 (3)注意防水、防潮。 (4)不用时记得拔掉电源线和关闭电源开关,防止误触开启机器导致损伤。 (5)按规定使用电动工具。 (6)注意防尘。 (7)使用机器时务必先四周检查机器。 (8)切勿疲劳工作。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