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马铃薯】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已成为我国第4大主粮
我国马铃薯产业概述
马铃薯(学名:Solanum吨uberosum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
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山西大同一带也称为山药)。在南方一些省份,也叫“冬薯”,因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后,在冬季种植。
马铃薯引入我国种植的历史有300余年,由于适应性强、产量高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逐渐成为重要的主食、蔬菜、饲料、原料和燃料等。自1961年以来,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的特色品种,尤其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普遍种植,是菜更是粮,养育了淳朴人民,稳定了社会生活。
根据马铃薯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马铃薯的生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期(1960-1984年)这期间我国马铃薯育种目标主要是高产、抗病,主要作蔬菜鲜食和饲用,部分加工成淀粉或是粉丝。这20多年间,马铃薯生产虽有波折,但种植面积及产量均稳步上升,种植面积由1961年的130.08万公顷上升到1984年的256.16万公顷,总产量由1290.7万吨上升到2840万吨,每1公顷产量由9.9吨增加到11.1吨,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投入的限制,马铃薯的平均单产不高,仅10.52吨/公顷。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985-2007年)1985年中国建立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北京联络处,加强了优良种质资源引进、科研项目合作和科技人员培训等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科研及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将起源于中国的相关优势技术如马铃薯实生籽技术、间套作技术和病毒诊断技术等传播到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
同期,西式快餐店在中国迅速扩增,一些薯条和薯片加工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工厂,为中国马铃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短短十几年间,马铃薯种植面积从1985年的247.75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443.03万公顷,总产量由2840万吨增加到6486.4万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第一位,单产由10.8吨/公顷增加到14.63吨/公顷。
第三阶段,全面发展期(2008年至今)2008年,中国农业部启动了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至此中国马铃薯产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该体系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马铃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
马铃薯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
我国马铃薯消费结构以食用为主,马铃薯消费按其用途可以具体分为食用﹑饲用﹑种用、加工、损耗和其他用途6项。
主要品种及产品特色。北方一作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品种是:新大坪;西南混作区则以:米拉(又称马尔科)为冠,还有乌洋芋、柴洋芋、巴山白等。新大坪因村得名,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的大坪村,有耐瘠薄、抗旱的典型西北特性,淀粉含量高达20.2%,白皮白肉,现在仍是安徽、福建等南方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种植变化分析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根据气温﹑降水、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具体划分为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间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个区域,现有各区域马铃薯错季上世,相互补充,已基本满足我国马铃薯消费需求。
1、北方一作区:该地区占中国马铃薯总面积的50%。这个地区生产的马铃薯主要用于种薯、鲜食和加工消费。该地区的马铃薯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初种植,9月至10月收获。主要覆盖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山西和陕西。
2、西南混作区:该地区占中国马铃薯总面积的37%。这个地区生产的马铃薯主要用于鲜食消费。该区域的马铃薯种植时间通常在9月至11月,并在次年2月至4月完成收获。该区域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以及湖南和湖北的部分地区。
3、中原间作区:该地区占中国马铃薯总面积的8%。春薯于2月至3月种植,5月或6月收获。7月至8月开始种植秋薯,10月至11月收获。这个地区生产的马铃薯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焦新赛道】干货整理:济南市预制菜产业政策.doc
- 【乡村振兴案例】乡村振兴8个国内案例,看看谁最牛.doc
- 【生鲜赛道】生鲜供应链为什么这么难做.doc
- 生鲜电商新模式:整合产业,赋能生态.doc
- 【政策解读】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现多赢发展.doc
- 【世界农业案例】 新加坡积极发展城市农场.doc
- 【低碳农业】碳中和目标的5种方法,如何成就低碳农业?.doc
- 【设施农业】解析五大困惑,读懂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刚弹结合”.doc
- 【聚焦大豆产业】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2022-2029年).doc
- 【数字农业】数字农业应该如何发展?其国际经验及启示有哪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