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网络效应;
? “杰出的科学家往往会比一个相对不知名的研究人员获得更多的 荣誉,即使他们的工作是相似的;这也意味着,荣誉通常会更多地 归功于已经成名的研究人员。”
——Robert K. Merton《科学中的“马太效应”》;
引言
?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企业的产生和消亡是渐进的。在信息经济 中,垄断是暂时的。
? 今天在市场上流行的技术,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更为先进的技 术所替代。导致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传统工业社会是由规模经济驱 动的,而新经济的驱动理论则是“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是指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要优于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网络效应”的本质是“正反馈”,即偶然的成功会引发更大的成功,而偶然的失误则会引起失败。
?“正反馈”不是新鲜事物。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正反馈正在以一种新的更强烈的形式出现。;
引言
? 在传统社会中,正反馈机制通常是发生在供给侧的,而不是需求侧 的。
? 以内部规模经济为例,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企业摊平沉没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管理大型组织的困难,供给 侧的规模经济通常会在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后消失。所以,传统的市 场结构大多属于寡头市场,而不是垄断市场。
?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一个城市人口的聚集会吸引企业入驻,企业数 目的增加则通过提供更多的产品种类和就业岗位进一步吸引人口流 入,形成人口从外围向中心城市的聚集。而人口的集聚又强化了其 对企业的吸引力。因此,正反馈机制会促使大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但城市扩大的同时也会带来房价上涨和交通拥堵问题,并最终 限制了人口流入。;
? 在信息经济时代,这种正反馈机制已经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区位层 面,而是具体到了企业层面。
? 微信(Wechat)用户数目越多,使用微信给用户来的体验度也就越 高,这是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效应与传统的规模经济的一个本质区 别。本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介绍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第二 节给出网络产品的需求函数;第三节分析网络产品市场结构与绩效 的关系 (分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情???讨论); 第四节 讨论兼容策略和公共政策选择。;
第一节 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 网络效应与需求函数
第三节 网络产品的市场结构与绩效
第四节 标准与兼容策略;一、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
第一节 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
?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 :每个用户的效用随着某种产品或其兼 容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称该产品表现出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也被称为
“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一些平台只有一组用户,如 通讯软件的用户构成一组。另一些平台有两组或多组用户,如电商 平台有买家和卖家两组。
? 直接网络效应(Direct Network Effects) :是指某一类用户的效用 取决本组用户的数目。通讯软件是一种具有直接网络效应的平台, 用户越多,业务的价值越大,例如微信、腾讯(QQ)。
? 间接网络效应(Indirect Network Effects)是指平台上一类用户的活 动会影响另一类用户。例如电商平台的商家和消费者,商家数目越 多,消费者就越愿意使用该平台,消费者越多,商家会更愿意入驻 平台。这就是“间接网络效应”。;
第一节 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
? 关于“网络效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网络效应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道路拥堵是典型负面网 络效应。特定时刻特定道路的司机越多,该道路上的交通就越慢, 每一个司机的效用就越低。广告会干扰用户正常浏览网页,广告商 的增加也会对用户形成负网络效应;
第二,网络效应的效果取决于群体类型。例如,当一部分人的偏好 占主导从而形成时尚和潮流时,它对那些偏好与潮流一致的人产生 正面网络效应,对于其他人群则产生负面网络效应;
第三,平台的用户包括不同群体,不同群体的社会规范和偏好是有 差异的。此时,网络的用户不仅关心网络的规模,也关注网络成员 的身份;
第四,个体用户对于用户数量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 品时是基于预期的网络规模进行决策。;
;?;
? 公式(1)的隐含假设是,网络效应是单调递增且“匿名”的。 1.无论网络规模多大,一个新用户加入网络后,网络中原来用户i的 收益将上升。
2.新用户对网络的影响,仅与新数量有关,与身份无关。
? 这些假设是为了让模型易于处理,现实情况可能更复杂。单调正网 络效应的假设不总是成立。人们购买手机时,更看重与家人和朋友 通话的功能,而不是被随机的人或企业联系到。网络效应仍然被假 定为单调递增的,但仅限于社区内部。;
(二)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9 媒体经济学、ch10 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pptx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7 平台与双边市场、ch8 数字贸易.pptx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11 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ch12 数字货币、ch13 大数据的经济学分析.pptx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5 明星效应、ch6 长尾效应.pptx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高教 ch1 数字经济学导论、ch2消费者搜寻理论.pptx
- AP英语语言和写作 2018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18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文学和写作 2017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2017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语言和写作 2014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文学和写作 2012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语言和写作 2017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17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文学和写作 2018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2018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文学和写作 2013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语言和写作 2015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15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语言和写作 2016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16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AP英语文学和写作 2016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2016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 通用版最高额信用担保协议细则版A版.docx
- 通用型物业公司员工保密协议2024年度版.docx
- 通用协议公证模板2024年指南一.docx
- 通用版房地产交易居间合同范本版B版.docx
- 铝合金购销协议细则2024版版B版.docx
最近下载
- hohem浩瀚iSteady V3 用户使用手册.pdf
- 2025(新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3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AI应用报告:Dive+in-扩散和深入.docx
- 练习07 中亚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万吨乙二醇精制工段工艺设计.doc
- 15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OCR).pdf VIP
-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docx VIP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三用工作船(AHTS)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VIP
- 2025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pdf
- 施工现场专职扬尘防治管理人员和专职保洁人员情况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