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前言 1
佛典翻译与汉语词汇之影响 1
佛门专词2
哲学用词2
日常用语3
成语 3
佛教用词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4
总结 6
前言
在世界各地,宗教对人类文化有?巨大的影响。信仰者往往因为受到其宗教之薰陶,而
在其文学创作以至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使用了该教的词语典故和特有句法。例如“上
帝”、“天堂”、“天使”等字,便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古代中国亦不例外。虽然中国自古以来无一特定的国教,但道教、佛教,以至其他民间
信仰都不断促进著中国文字演变。当中,由于佛教属于外来宗教,其所依据之经典绝大部份
均译自梵文、巴利文、佉留文及多种胡语,所代表的文化是已高度发展的印度文明,因此其
对中国本土的汉语冲击甚巨。
以下将探讨佛教对汉语词汇之影响及这些词汇得以在中国普及的原因。
佛典翻译与汉语词汇之影响
一般认为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前,便已透过西域(今新疆一带)诸国传至已经拥有高度文
明的东汉社会。为了在中土争取信徒,当时的佛教传播者就必须把梵文、巴利文或藏文写成
的佛经翻译成汉语,以便人们受持读诵。因此,便有鸠摩罗什(三四四至四一三)、真谛(四
九九至五六九)、玄奘(六零二?至六六四)、不空(七零五至七七四)等高僧的译经壮举。
当时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在宗教哲学上建立了辉煌的成就。其在哲学上之用
语,亦多为中国所无。所以当译经者介绍佛学概念的时候,无可避免地要临时创造一些新字
词,或把新义灌注入本有之汉字词中。这些字词涉及的范围甚广,由佛教专词,到哲学用语、
成语以至日常用语,包罗万有,不胜枚举。以下提供了一些例子作为说明:
佛门专词
1 “菩萨” 省略自“菩提萨埵”,乃梵语 Bodhi-sattva 之音译,意思为“觉有
情”,指未曾成佛,但已解脱烦恼的智者,亦泛指一切修习大乘佛教之人。汉语中本无“萨”
字,后因“菩”而造一带有“草”的“萨”字。
2 “尼姑” 此词较为特别。原本在印度梵文中为,Bhikchuni 在中土译为“比丘
尼”,即出家后受具足戒之女性佛教徒。Bhikchuni 中的 “–ni”表示女性,以别 Bhikchu
(比丘,出家男信徒)。“尼”便是“比丘尼”之略音。“姑”乃汉语成分,亦表示女性。
后来人们便用“尼姑”代替“比丘尼”,这是梵汉合成新词的一个好例子。
其他如涅槃、般若、三昧、瑜伽、佛陀、和尚、僧伽、阿修罗,以及忏悔、禅定、呗器、
轮回等,也是汉语本无的佛教专用词。
哲学用词
1 “世界” 即宇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过去、现在、未来称“世”,上下八方称“界”。中国本无明确的时空观念,“天下”亦仅
指古人可以到达的地方而止,直至佛教传入中国才有比较抽象的宇宙观。
2 “因缘” 此词汉语本有,解作机会,《史记.田叔列传》:“(任安)求事为小吏,
未有因缘也。”后来佛教用来作梵文Hetu-pratyaya 的译名,指形成所有事物的原因和条
件。“因缘”是译经者把新解释注入旧词语的一个例子。
其他例子有唯心、实际、真如、法界、微尘、相对、绝对、意识等。
日常用语
1 “解脱” 原解作开脱、免除一些罪名,《史记.酷吏传.义纵》:“……为死罪解
脱”。佛教译经者将原意扩充,指成佛后不受烦恼束缚、离苦得乐的境界为“解脱”。于是
人们便以“解脱”形容痛苦完结后的感觉。
2 “刹那” 梵语 Ksana 的音译,极短的时间单位。《俱舍论》卷十二:“壮士一
弹指,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一刹那量。”
其他在日常生活被广泛使用的佛教用词有庄严、慧眼、如意、精进、众生、境界等。
成语
1 “水乳交融” 水和乳易于融合,比喻关系密切。《大般若涅槃经》上:“欢悦和
谐,犹如水乳。”
2 “飞蛾扑火” 比喻自取灭亡。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如灯蛾投火,但贪明
色,不知烧身。”
3 “瞎子摸象” 典出《涅槃经.狮子吼品》,原喻众生被愚痴所障,不解宇宙实相,
后喻人片面地看问题。
其他被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范成大描写乡村庄稼果树的诗句四年级.pdf
- 防范非法集资考试试卷与答案.pdf
- 防溺水四级联动体系.pdf
- 防震减灾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考核试卷及答案.pdf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 房检检测员岗位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 房屋测绘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 房屋拆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 放疗中心物理师岗位专业试题及答案.pdf
-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知识考点总结.doc
- 现代冷链物流中的仓储布局设计思路.docx
- 新能源技术研发合作风险免责协议书.doc
- 现代冷链物流园区的多模式物流网络构建.docx
- 5.1.4 鱼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7)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现代冷链物流行业的风险控制.docx
- 现代冷链物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docx
-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docx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2 因数与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配套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