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docxVIP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稷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夥: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 、 、 ”景物,描绘了 一幅初夏郊野图。 【答案】 1. (1)杨花 ⑵溪 ⑶荷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景物的提取。根据提示“径”出现在第一句诗中,那么依次从这两句诗 中提取其他三个景物即可,“修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里面涉及的景物有“杨花” “溪”“荷叶”。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①。 [注释]①秦馀:源自《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句。 (1)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 (2)颔联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引发了后两联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日落川暗、孤舟泊岸、猿啸潭空、就枕灭烛、渔歌夜传、鸡鸣报晓。 (2)幽深冷寂。后两联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的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桃 花源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解析】 这首诗歌描写夜泊武陵的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 着意渲染武陵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翅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 歌主要内容。“川暗夕阳”“孤舟泊岸”“岭猿叫啸”“潭影”“就枕灭烛”“扣舷夜渔” “鸡鸣”。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 好。“似空虚”写出了潭水和山川的空灵,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译文: 夕阳落山山川变暗了,一条小船刚刚停在岸边。山上的猿猴相互鸣叫,深潭和山中似乎很是 空旷。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鸡鸣报晓处是哪里,人 是秦朝人的后代。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 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上。 【注释】①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这首词上片通过饥鼠、蝙蝠、、急雨、这些意象,描绘出词人闲 居上饶时 的生活场景。 【答案】 1. (1)松风 (2)破纸窗 (3)萧瑟/破败/落傀/凄凉等 【解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和意象的理解。这首词的上片通过饥鼠、蝙蝠、松风、急雨、破纸窗等意象, 写出了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 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的情景,描绘出词人闲居上饶时萧瑟、破败的生活场景。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描写的意象有“缺月”“疏桐”“漏”“人”,渲染了寂寞清冷的氛围。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其中的意象有“缺月”“疏铜”“漏” “人”,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 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 像是挂在枝梗间。 【点睛】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 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 凄冷。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 征人思乡的愁绪。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结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 夜郎西”可知,这里作者

文档评论(0)

suzhan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2124120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