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表形态的变化(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风积作用:风所搬运的沙砾由于条件改变而发生堆积。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风力变弱;下垫面性质改变;遇到障碍物(山体、植被、建筑物)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必修Ⅰ课堂活动:灌丛沙丘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读图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为何多出现在绿洲边缘?地形平坦;气候干旱;有一定的水源,生长着少量的灌丛等植物。有水源,利于灌丛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绿洲边缘出现灌丛沙丘,表明发生了土地退化。课堂探究2:青藏铁路上的风沙流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加大钢轨、车轮等的磨损,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影响运行列车安全。(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覆盖沙面; 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课堂练习 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DC洪水期时,泥沙搬运、沉积于河床中;枯水期时,水落石出,泥沙露出水面。必修Ⅰ课堂活动:湿润区的沙丘 当河堤被洪水冲垮,河流沿决口处改道,会形成很大范围的决口扇。决口扇是河流泥沙在决口处堆积而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貌,其组成物质一般以粉沙为主。当洪水退后,决口扇上的沙粒被风吹扬,形成风成沙丘和沙地。我国豫东地区就分布着这样的大面积沙地和沙丘。(1)议一议,豫东地区大面积的沙地和沙丘是怎么形成的? 洪水期(夏),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堆积于此;枯水期时(冬春),水位降低,泥沙裸露,加上冬季风的影响,风力搬运与堆积作用明显,形成沙地和沙丘。(2)就如何治理我国某地区的沙地和沙丘,提出可行性建议。 湿润半湿润区:保护植被;修建水利调节水量;加固河堤。 干旱半干旱区:植树种草;设置障蔽,如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风成地貌不仅仅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举一反三:鄱阳湖边的沙岭沙山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2)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右图所示地区 A.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1)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课堂探究3:半湿润区的沙丘群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M处发育了类似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库尾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西北季风携带裸露出来的泥沙至M处。课堂探究3:半湿润区的沙丘群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M处发育了类似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8分)观点B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2020).doc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自娱自乐攻略适用21.0211新春版 by龙行天下Iray.xls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衣柜控制系统设计.docx
- 搅拌站沙石供应合同模板.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docx
- 202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教学评价的新趋势.pdf VIP
- 2025年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典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