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脑的学习教案第1页/共32页
一、X线诊断(一)X线检查方法1。头颅平片:常规正侧位片。应用:颅骨发育畸形、骨折、感染及骨肿瘤疾病2.脑血管造影平片:颈动脉造影和椎动脉造影。应用:脑血管疾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诊断第2页/共32页
(二)正常X线表现1.头颅平片表现:(1)颅盖骨:头颅壁的结构与密度、颅缝与囟门、颅壁血管压迹与脑回压迹(2)蝶鞍:形态与结构(3)颅内生理性钙化:松里体钙化、大脑镰钙化、侧脑室脉络膜丛钙化。第3页/共32页
2.脑血管造影1.颈内动脉造影:颈内动脉主干、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血管。2.椎 动脉造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各分支。第4页/共32页
(三)常见疾病X线诊断1.颅脑外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等。X 线平片可发现颅骨骨折(线样、粉碎性、凹陷性、穿透性骨折,颅缝分离)但不能了解颅内损伤情况。第5页/共32页
2.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征(颅缝增宽 、脑回压迹增多增深、蝶鞍增大及骨质吸收)肿瘤定位症(局部骨质增生破坏、肿瘤钙化、蝶鞍变化、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肿瘤的供血情况第6页/共32页
3.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有: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首选 :脑血管造 影)第7页/共32页
(1)脑动脉瘤脑动脉壁 向外的囊状膨出。血管造影表现:圆形、椭圆形或哑铃状高密度影,边缘光整,通过颈部与载瘤动脉相连。瘤内有血栓:低密度充盈缺损。脑动脉瘤。呈椭圆形边缘光整。(数字减影)第8页/共32页
(2)脑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AVM)最多见。血管造影表现:1.一粗细 不等、迂曲的异常血管团2.有时可表现为网太或血窦状,有一支或数支增粗的供用动脉和引流静脉,引流静脉提早到动脉期显影(AVM特征)异常血管团(数字减影)第9页/共32页
二、CT诊断颅脑CT一般用横断面,以听眦线(为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扫描,层厚8-10MM.鞍 区病变应加冠状面薄层扫描。疑似脑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等需做增强扫描。第10页/共32页
(二)颅脑正常CT表现1.平扫:颅骨为高密度影,鼻窦及乳突气房内含气低密度影。脑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内囊位于尾状核、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分为前肢、体部、膝部和后支。脑室系统包括脑池、脑裂、脑沟内含有脑脊液,均显示为低密度影。颅内生理性钙化:松果体、侧脑室脉络膜 丛、大脑镰及基底核等。第11页/共32页
2.增强扫描正常脑裨仅轻度强化,脑内血管明显强化,在鞍 上池层面可曲子脑基底动脉不显影。大脑镰、小脑幕有明显强化。第12页/共32页
(三)常见疾病CT诊断1.颅脑外伤第13页/共32页
(1)硬膜外血肿(重点)1.颅骨内板双凸形或梭形高密度影2.范围较局限,3.一般不跨越颅缝4.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占位效应)5.骨窗可见骨折左顶叶见一梭形高密度影 。边界清,密度均。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左侧大脑半球枕叶第14页/共32页
(2)硬膜下血肿一急性期(3天内):1.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带状高密度影2.范围较广泛3.常跨越颅缝4.占位效应明显5.常 合并脑挫裂伤二、亚急性期(4天-3周)和慢性期(3周以上)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可表现为高、中、低或混合密度影 。亚急性脑出血。新月形密度减低影。占位效应明显第15页/共32页
2.脑血管疾病(1)脑出血:最常见于中老年高血压患 者,其次为脑动脉瘤及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内囊-基底核和丘脑常见CT表现:1.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2.伴周围低密度水肿3.占位效应明显。第16页/共32页
脑出血第17页/共32页
(2)脑梗死常见病因: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发病24H内CT扫描可能无异常发现,以后出现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影,病灶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可伴有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2-3周部分病灶密度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4-6周进入修复期,病灶又表现为低密度,边界清晰可伴有局部脑萎缩第18页/共32页
3.颅内肿瘤(1)星形细胞癌:脑内最常见的肿瘤发病部位: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幕下。病理(柯氏分类法Kernohan):I级为良性,II级为良角性交界性,III-IV级为恶性第19页/共32页
CT表现I、II级星形细胞瘤:1.平扫: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楚,少数可见钙化,瘤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2.增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I级II级第20页/共32页
III、IV级星形细胞瘤:1.平扫:低、等混合密度病灶,易发生坏死、囊变,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2.增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IV级第21页/共32页
(2)脑膜瘤好发部位:脑凸面、大脑镰、矢状窦旁以及鞍结节、蝶骨棘、脑桥小脑角区等第22页/共32页
CT表现1.平扫: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以宽基底紧贴颅骨或硬 脑膜 ,大多为高密度或等密度灶,边界清楚,瘤周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