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教学设计方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夜》 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内容 分析 叶赛宁《夜》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外国诗两首》第二首。本诗通过河水、松林、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河、小溪、青草等意象描写夜的静谧、美丽,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策略的比较,通过语言品味,了解诗歌巧妙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层次的朗读,从诗歌意象中,感受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深度的讨论,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现实落差中的美好理想。 学习目标 通过语言品味,了解诗歌巧妙的构思。感受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之情。 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现实落差中的美好理想。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阅读能力,但是学生基础差,阅读面狭窄,因此,对本诗的理解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含义联想及语言的比较品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现代文明带来的钢铁世界的柔情拒绝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教材、教参、多媒体、黑板 课程实施 类型 √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尝试练习:同学们,从古至今,借夜抒发感情的诗歌数不胜数,你还记得多少,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 导入 3 介绍作者 4 朗读指导 5 再读诗歌 思考:在叶赛宁笔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夜”? 6 品读诗歌: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夜”? 7 《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8 比较阅读: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 活动目标 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解决问题 思考:(1)在叶赛宁笔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夜”?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夜”? 技术资源 课件 常规资源 教材、教参、黑板 活动概述 教师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明确夜的特点是静谧、美丽、和谐的特点。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每组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根据他们汇报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教与学的策略 讲授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法、诵读法 反馈评价 本环节学生的配合度较高,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对诗歌的意境特点概括较好,但是,学生的朗读能力今后教学中还是需要对其多加强训练指导。 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解决问题 1、《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技术资源 课件 常规资源 教材、教参、黑板 活动概述 师问:《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期间,补充《夜》背景资料 1905年革命失败后,俄罗斯大大小小的村庄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各地政治动荡不安,农民生活日益贫苦,背井离乡者有,无以度日者有,力求变通者有,叶赛宁生活过的乡村完全改变了它的模样。《夜》即创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最后明确叶赛宁笔下的《夜》不是当时俄罗斯现实中的“夜”,而是他心中的“夜”,这一夜在儿时的乡村里出现过,这一夜更是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之中恪守的一片仅存的净土,它凝聚着诗人美好的梦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小结:叶赛宁笔下的《夜》像一幅光色流动的写景油画,让我们感觉宁静而美好。 为了让学生同是写夜对本诗有更深的理解,出示郭沫若的《静夜》进行比较阅读。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教与学的策略 讲授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法 反馈评价 因为这是一首外国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本环节设计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二是和郭沫若的《静夜》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巩固。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大多数学生还是需要多训练。 …… 评价量规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程度、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 其它 参考书 教材、教参、网上资源 备注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