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为教学文档,大家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不足之处请谅解。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分类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地理(湘教版)选修三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来。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完,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4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8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太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该岛形状近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地理环境封闭;亚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显著;土壤以砂砾、岩石为主;动植物较为匮乏,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海洋资源丰富。 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公元4世纪,岛上居民可以利用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上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必定会产生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识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可利用资源变得更有限。若超过了资源本身再生速度,会产生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必须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1)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要转变发展模式:①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通信; ③发展科技,推动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协调区域发展,对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商品流通;⑶转变消费模式,提倡文明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⑷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开展国际合作。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概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即指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情况)。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环境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时间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在空间上,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扩张。环境还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体系,分类的标准和依据各不相同。
人类 社会环境环境人类社会 和环境相关模式物质、能量废弃物
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过量排放废弃物,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等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如森林毁灭、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地震破坏等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1、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2、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3、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4、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5、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活动判断下列环境问题中,那些是原生环境问题,哪些是次生环境问题?
火山喷发地震沙尘暴干旱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14页) 生活中的“公害”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们通常将各种污染源对社会公共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称为“公害”。由于这类“公害”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2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2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岩石圈物质循环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岩石圈物质循环.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1).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