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1).pptx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为教学文档,大家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不足之处请谅解。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新人教版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1、运用案例,了解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描述内力作用现象的发生过程,分析内力作用的时间长度,解释内力在塑造地表形态中的作用。2、运用案例,掌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外力作用方式与定义,描述外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过程。3、运用示意图,认识岩石间的差异,从时间与空间的视角,描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目录一、内力作用二、外力作用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内力作用 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 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 富士山的地貌特征与庐山相似吗?形成庐山的力量,与富士山的相同吗?江西庐山日本富士山 读岩浆活动示意图,简述富士山的形成过程。在岩浆活动时,地下深处的岩浆都能够喷出地面吗?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其能量来源于哪里?来自于地球内部还是外部?富士山是一座横跨日本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岩浆活动示意图 富士山周边温泉众多,地底下有未冷却的岩浆,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加热泉水庐山温泉位于九江市星子县,庐山南麓,庐山也有岩浆活动吗? 查阅资料1:在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分布有变质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花岗岩片麻岩变质作用常发生在岩浆、断裂带附近查阅资料2:庐山地区岩浆活动的余热早已散尽, 不可能为温泉形成提供热能。庐山温泉是深处的热泉水通过地层的断裂带上涌。 查阅资料3:庐山的东南山麓与西北山麓均存在断裂带断裂带所在的位置,地貌景观如何?这两条断裂带是如何形成的呢? 模拟实验实验器材:泡沫板、记号笔、小刀、双面胶、直尺水平挤压,岩层中部隆起挤压力超过岩层承受能力,岩层断裂断裂后,岩层受力错动,形成断崖模拟岩层 庐山的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在局部抬升时,岩层发生断裂并错动,造就了“一山飞峙大江边”的景观庐山五老峰 水平挤压水平拉伸地壳运动变形或变位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庐山)岩层地表抬升隆起形成的山地、高地地表沉降凹陷形成的谷地、低地以下景观中,岩层是受到水平挤压,还是水平拉伸的作用?地震 ③变质作用②岩浆活动①地壳运动以上对地表形态进行塑造的现象,其力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我们称之为“内力作用” 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岛上。涌出的大量岩浆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尽管抬升速度缓慢,喜马拉雅山最终还是成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①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②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思考:分析上述材料,内力作用有何特点?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结果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课堂小结: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定义特点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为变形,也叫构造运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活动识别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a.我国宋代的学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道:“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b.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 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3.6米至6.3米高处有海生贝壳动物蛀蚀的痕迹。c.1943年2月20日,墨西哥一位农民正在田里耕作, 忽然脚下的大地隆隆作响,地面隆起并迅速开裂,喷出蒸汽和火焰,依重的硫黄味从地下升起。他跑到附近的镇子躲避。第二天一早,当他回来时,田地已经不存在,那里矗立着9米高的锥体,该锥体到中午已经升至45米,周后, 长高到135米。1.以上描述的现象分别是哪种内力作用造成的?2.推测a、b现象发生的过程。3.比较这些现象形成的时间长短。由此谈谈你对地表形态变化“很快”和“极其缓慢”的认识。 活动识别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1.以上描述的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