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幻文学的宇宙伦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论科幻文学的宇宙伦理 ? ? 王瑞瑞 Summary:因认知与间离相结合、关切未来且指向当下的文类特征,科幻文学成为我们进入后人类时代思考宇宙伦理的绝佳方式。“三体系列”蕴含了宇宙伦理道德探索的两条相互纠缠的线路:其一,反转黄金法则,创设黑暗森林法则,揭示人类普遍认可的伦理道德观在宇宙世界中的无效性。其二,将黑暗森林法则回置于宇宙中展开质疑与反思,以一种伦理道德乌托邦的建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一道德重建指向宇宙大义与至善,是刘慈欣对宇宙存在的理想假设。刘慈欣是道德的归零者,他从道德破壁到道德乌托邦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归零运动。道德的弃与举在此构成刘慈欣思考宇宙伦理的全部。 Key:宇宙伦理;三体系列;道德破壁;伦理道德乌托邦;后人类伦理 :I24 文献标志码:A :1001-862X(2018)05-0175-006 有研究者认为,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中持一种宇宙零道德观。(1)其依据是刘慈欣遵循的是黑暗森林法则。其实,零道德并非“三体系列”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三体》三部曲体现了刘慈欣对宇宙伦理道德循序渐进的思考。零道德状态是他对宇宙生存基本现实的假定呈现,是走向后人类伦理道德的重要一步。但这并非其对宇宙理想生存的终极思考,在破除人类黄金法则的黑暗森林法则背后,三部曲始终隐藏着某种道德希冀。这一希冀在第三部中最终凝聚为一种宇宙大义与至善。这是刘慈欣对宇宙存在的理想假设。在后人类伦理道德之路的创设上,刘慈欣最终诉诸的是伦理道德的乌托邦想象。 一、失效的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是一种互惠原则,是人类伦理道德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是“爱的法则”,它要求你按照希望他人如何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他人,落实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是以善的方式来待人。H.T.D.罗斯特在世界各地宗教戒律中皆提炼出这一法则,借此来证明黄金法则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2)黄金法則是人类的道德金律。那么地球之外呢?法国基督教哲学家夏尔丹曾经试图把道德层面个体应负的责任扩大至整个宇宙。[1]罗斯特也曾指出,道德关系并不局限于人类,“人从‘部落的友爱,通过‘国家的友爱,正走向‘世界的友爱”[2]9。随着人类科技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将愈加深广。在这一探索进程中,伦理道德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人类该如何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外星生命体?黄金法则成为可能的基础是“人类”这一概念本身。人、阶级甚至国家之间,都共享了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对于何谓善恶有着相对一致的理解。而外星生命体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它可能是类人的,也可能是非人的。显然,后者在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中是不可忽视的。 在文学领域,科幻文学这一文类向我们呈现了关于宇宙伦理道德的一些思考。这类思考常有如下倾向:人类的道德责任应走向宇宙。在一些科幻文本中,外星人要么是确证人类善良形象的邪恶敌人,要么是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友爱兄弟,前者如《世界大战》,后者如《阿凡达》。总之,这些科幻文本在黄金法则下的善恶伦理道德框架内设想出人类的外星敌人与朋友,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叙事结局去确证人类稳居宇宙中心的虚拟图景,或以人文主义的“团结的伦理”消除他者、强化人类中心主义。波兰哲学家、科幻作家莱姆不无嘲讽地指出,部分科幻作品把宇宙变成另一个“驯养的地球”,让人类在宇宙中遭遇各种残酷的不幸,而这残酷是“人性化的残酷,是人类可以理解的残酷,甚至是最终可以通过伦理观点来判断的残酷……我们可以知晓科幻小说已经对宇宙所做的:从道德观点来看待宇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3]108。黄金法则不是宇宙的金科玉律。科幻作品不应一味地将宇宙拟人化,提供人文主义伦理的陈词滥调,而应揭露人文主义意识形态的不足与谬误。这才能为伦理道德的可能出路提供有效思考。 在一些自觉地试图摆脱人类主义伦理道德框架影响的科幻作家那里,科幻小说呈现了一种不受物质世界所谓客观现实约束的新思维方式。远到上世纪波兰的莱姆,近到时下正热门的实力科幻作家刘慈欣,他们都试图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统摄下的“拟人化宇宙”,探索与完全他者的相遇,并试图发展出新的伦理反应模式。他们通过对“费米佯谬”的解释打破“拟人化宇宙”,继而展开对宇宙的重新认识。莱姆在《宇宙创世新论》中对“费米佯谬”作出新解释,提出宇宙博弈理论。宇宙中的神级文明拥有改造宇宙的能力,在宇宙中展开争夺与博弈。莱姆提醒我们不要试图从模仿造物主心态上即从心理方面来掌握博弈。“意念行动不等同于心理动机,玩家们的伦理不应该为博弈分析者所考虑……博弈模型是受博弈状态和环境状态制约的决策性结构,不是各个玩家持有的个别准则、价值、需要、奇想或者标准的合力矢量。他们玩同一个博弈,丝毫不意味着他们必定在其他方面相似!”[4]227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机体,有无伦理不确定,即使有也不一定体现在博弈中,人类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