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翟永明诗歌语言的张力.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论翟永明诗歌语言的张力 ? ? 蒲丽君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巨大的语言活力和自觉的探索意识。这种努力面向语言本身的诗歌创作,不断地丰富了诗歌艺术技巧之美。张力是诗歌产生艺术之美很重要的一面。翟永明的诗歌语言是其诗歌张力的源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美。 Key:翟永明;当代诗歌;语言艺术;张力 诗人翟永明从1984年发表《女人》组诗到现在,她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不管是诗人早期喜爱使用的隐晦、自白式的话语,还是后期转向一种平民化、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写作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细微而平淡的叙事风格,都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积极探索。其含蓄或平淡的诗歌语言和叙述风格,借助反讽、对比和戏剧化等手法,使得诗歌内在蕴含了无限的张力。笔者现从反讽、对比和戏剧化这三种手法去探寻和品味诗人翟永明诗歌语言所蕴含的张力美。 一、反讽手法的张力 “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古典时期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和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这些都偏向哲学意义层面的反讽。到新批评时期,反讽得到进一步发展。布鲁克斯将反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他定义反讽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承受语境压力”的语言。也就是说一些词语或者句子在诗文中受到语境的压力,会呈现出与表面意义不完全吻合甚至是相反的意义。这就是诗歌语言所形成的反讽的效果,诗歌凭借言外之意来传递诗人真正的思想和情感。 21世纪以来,翟永明在诗歌创作中尽力做到语言上的“以少胜多”,主要提炼明朗、诙谐的语言,表现为一种较为直接、冷静、准确而又锐利的反讽,使得反讽的效果更加鲜活生动,具有趣味性,也有助于读者有效地把握诗歌的立意。比如《英雄》这首诗歌,诗歌的第二小节写到了历史的书写者,他们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在各种场合/打着蝴蝶结/端着酒杯/他们也改变历史”,英雄的衣着由他们设计,英雄的英勇无畏的形象由他们塑造。在诗歌的第五小节“英雄必须去死/历史书这样说 正史和野史/教科书也这样说 褒义和贬义/畅销书同样这样说 正版和盗版/我们全都这样说/才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我们一起构成了英雄的意义”,不管是历史书、教科书还是畅销书,英雄的结果必须是壮烈牺牲才可称之为英雄,这似乎也符合大众的心理,所以“我们全都这样说”。 但紧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战争中惊恐奔跑的人们,还有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的妇孺。但是“历史哪管这些!而英雄正要跨上他的一号坐骑/他的俊美脸庞因兴奋而充血”,历史的书写者很少把目光集中去描绘那些生灵涂炭的现实境况,而在笔下努力地去塑造一个个所谓的“英雄”。诗歌的最后一句“英雄们他们赢得太多的惊叹”,诗人不满历史的书写者把目光总是聚焦在英雄上,而是把目光对准到那些饱受战争的痛苦的人们。显然整首诗歌诗人一反常人歌颂英雄的态度,从反面对英雄形象进行戏谑与反讽,使得诗歌前后蕴含了张力。 翟永明对诗歌技艺的不断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反讽手法的运用,使得她许多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冷静、客观的观察和叙述,形成一种情与理的交融,诗歌的张力美就在这交融中完美呈现。 二、对比手法的张力 翟永明在创作中也擅长使用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使得诗歌语言充满了张力感。诗人在《孩子的时光》这首诗歌中,突出使用了对比手法。她精心设置了三组强烈的对比,即人物的对比、空间的对比和时间的对比。通过所构建的几种对比,诗中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给读者一种立体的、多样的情感体验,也使得诗歌变得更加饱满和富于张力。 再具体来看《冲天鹤》这首诗歌,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社会中那些被金钱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鹤冲天”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词牌名。它是“双调84字也仄韵/男女浅吟低唱”,诗人着力表现古时候的人们生活悠然,生性恬淡,同时也称赞了我们的文字历史。但是如今,我们现代人很难生活于这种诗意的国度,所以诗人在诗中强调“冲天鹤”是一个作品名,“冲天鹤”对于一些人来说意味着“冲天财富”,他们雄心勃发,渴求自己的股票能够持续上升获得财富。这在诗人看来是一种“浮生寻梦的过程”。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彼时的中国人“在财富的云端上/而后羽化登仙”,而那时的中国人“他们渴望与云为伴/而后羽化登仙”。诗人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不仅表达对古时候那种生活悠然的向往,而且也批判现实生活中被物质利益所束缚而丧失精神性追求的人们。诗人用较为戏谑的语言达到了讽刺和批判的力量,提醒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的人们,不要迷失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忘记对于个人精神方面的追求和充实。诗歌也在诗人精心设置的对比中产生张力美。 三、戏剧手法的张力 “戏剧化”是现代新诗的审美特征之一。所谓“戏剧化”,指“诗人通过建构戏剧化情景、戏剧化结构、对白等手段组织诗歌材料实现叙事的一种技巧”,这样的诗学原则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