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县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低碳发展是我国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 2020 年二
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湖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的迫切需要。为做好省低碳试点工作,探索山区贫困县低碳发
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根据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低碳试点申
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竹溪概况
(一 )自然地理。竹溪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 ,地处大巴
山东段北坡 ,四至经纬度为东径 109 29 — 110 08 、北纬
o 1 o 1
31 31 ——32 32 ,西与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为邻 ,南与重
o 1 o 1
庆市巫溪县接壤 ,东、北与本省竹山县相连 ,305 省道穿境而过 ,
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西南的通道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县
辖 15 个乡镇 ,2 个街道办事处 ,303 个村 ,20 个乡办林特场。
2010 年人口达到 37.28 万人。
(二 )资源条件。竹溪县国土面积 3310 平方公里 ,占全省
的 1.78% ,其中:耕地面积 326685 亩 ,占总面积的 6.6%;
林地 3906825 亩 ,占 78.68%;园地 66985.6 亩 ,占 1.34%;
水面 59997.5 亩 ,占 1.2%。
竹溪县属全国 500 个资源富县之一。林业资源特别丰富,
全县有林地 393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1226 万立方米,名列湖
北省各县(市)之首。
特产资源品质优良,主要有茶叶、魔芋、黄连、生漆、板栗、
香菇、木耳、山野菜、小杂粮。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黄连之乡”、
“中国魔芋之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
是中国五大生漆出口基地县之一,被确定为湖北省有机茶示范基
地,以薇菜为主的山野菜销往日本和港、澳地区。
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7 条,
雨量充沛、山林涵养力强、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 110 万千
瓦。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板石、煤炭、大理石、磷、石灰石等。
页岩板石储量 11 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页岩板石矿区,石材
畅销东南亚和欧美。“瓦沧玉”古生物化石,地质年代中志留系 ,
生物图案清晰 ,质地优良,储量大。
(三 )生态环境。竹溪县自然生态保存完好 ,森林资源极为
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 76.8% ,绿化率 74.7% ,林业用地绿化
率 98.5% ,道路绿化率 86%。城区已建绿地 160 万平方米,有
园林式单位 52 个,园林式居住小区 35 个,绿化覆盖率 34.3%。
城区公共绿地面积 23.8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9.74 平
方米。
3
县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Ⅱ类标准,农村环境
空气质量符合Ⅰ类标准。全县 7 大河流中的 6 大河流水质为国
家规定的Ⅰ类标准,县城所在地的竹溪河水质为Ⅱ类标准。全县
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十堰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四)经济发展。竹溪是个地处偏远的山区小县,山多地少,
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差,财政底子薄,交通条件差,经济欠发
达,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和省级特困县之一。2010 年,全县实
现生产总值 34948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14.1% ,其
中:第一产业 116541 万元,增长 4.5% ;第二产业 149547
万元,增长 13.7% ;第三产业 83397 万元,增长 27.4%。2010
年财政收入 25167 万元,增长 2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9123 元,增长 9.7% ;农民人均纯收入 3484 元,增长 13.4%。
二、基础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态势。经过近几十年特别是 “十
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县经济已迈上了平稳、健康发展的 “快
车道”。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十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