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当中反复强调的,从单元导语页可以看出,学习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要能跟着课文讲述的故事,“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整个单元价值导向鲜明,且丰富而不单调。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点面结合”,指明了要从课文中了解的表达方法,二是“场面”,指明了方法应用的对象。
《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这种点面结合,使得英雄的群像和个体的形象相互映衬,互为补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题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开国大典》中点面结合的写法相对丰富复杂一些。写“典礼”时,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连串场面,这些场面,有的重在“面”,有的落在“点”,“点”集中在毛泽东主席身上。“阅兵”场面则先用介绍性的语言介绍组织情况,然后用一句话写“面”,接着特写各个方阵,即对“点”的描写。最后,又落到“面”的描写上。这样以面衬点,表现出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和每个方阵的不同特点。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体会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和每个方阵的不同特点,感受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
《灯光》是一篇叙事散文,“点面结合”的写法集中在对那次战斗的描写中。其中,对战斗场面的描写,是“面”;对“微弱火光”的描写是“点”,以面衬点,突出了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通过对战士们潜伏山沟环境的描写,说明了邱少云做出如此壮举的原因,衬托出他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两篇略读课文都在引导学生关注场景和细节的描写,落实阅读要素的训练。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说明了其作用,提炼方法,并建议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以上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 如下 :
1.阅读有关“革命岁月”的诗文,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积累有关爱国的诗词名句。
2.通过品读、勾画和批注的方法关注整个场面的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体会点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写作。
4.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学习革命先烈的美好品质,进而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铸就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品质。
【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六年级在写字上强调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力求美观;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写作训练要素】
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的编排,为本次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课文的场面描写既写出了宏大的场面,也写出了群体与个人的表现,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导引的作用。
根据以上思考,将习作训练要素细化为:
1.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回顾自己的活动经历,有用文字表达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的意愿。
2.习作时,把活动过程写清楚,把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写活动场面时,能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写出来,语言描写时,能够用不同的词汇表达“说”;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主动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能从“活动过程是否写清楚、印象深刻部分是否写具体”等角度对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与评价;根据他人的意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乐读书吧》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语文园地四》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课《草原》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4课《花之歌》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3课《桥》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