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月相的变化”教学案例分析.doc

小学科学“月相的变化”教学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月相的变化”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得到科学素养的发展。但是,小学生科学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在学习中会受到很多困扰。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争取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故而,本文将通过《月相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案例分析,说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案例背景 《月相的变化》是小学科学四年级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节,它主要包含两部分学习内容,一是各种月相以及月相的变化规律,二是月相形成的原因。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天体运动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释一些生活中与日、地、月有关的现象。 二、案例描述 (一)案例主题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月相的概念,认识不同的月相; (2)理解并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能分析月相变化的成因; (3)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印证。 2.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探索月相变化的规律; (2)理解月相形成的过程、原因。 3.教学理念与方法 (1)以生为本,加强设疑引思,丰富学生思考、探究、表现和讨论的机会; (2)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二)过程与细节 1.导入 上课铃响,学生有序回到座位,根据黑板上标题的提示将书翻到《月相的变化》这一节。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依旧沉浸在课下自由玩乐的氛围中,状态比较散漫,没有完全集中注意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月相”这一陌生的名词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致。于是,笔者采取趣味导入法。首先,笔者借电子课件展示一幅与中秋有关的图片,并引出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待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后,笔者提出问题:“中秋的月亮有什么特点?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你能画出来吗?”在这一趣味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画出各种形状的月亮,于是笔者顺势引出“月相”这一概念。 2.讲解 接着,笔者借电子课件展示各种月相的摄影作品,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的月相。然后,笔者将“月相”二次拆开,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分别代表的含义。学生作答:“‘月’是指月亮,‘相’是指外貌、物体的外观。”于是,笔者说明“月相”的概念,即“月亮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同形状”,这时学生便能对月相产生准确的认识。 之后,笔者提出新的问题: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待学生讨论一阵后,展示一幅农历上半月月相的变化图,即从农历初一到农历十五,由缺到圆的各种月相。学生观察一阵后,基本能说出这一阶段月相变化的特点,于是笔者继续设疑:“那么农历下半月,从农历十五到农历三十,月相是怎样变化的?”这时学生会根据上图进行推理,尝试画出由圆到缺的月相变化。最后笔者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与自己画出的月相进行对照,以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3.演示 实际上,要想真正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学生必须清楚月相的成因。但是,月相的形成涉及到日、地、月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并没有观测的条件,所以理解起来极为不易。因此,待展示完月相的变化规律后,笔者提出新的问题:“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待学生讨论一阵后,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月相形成的动画模拟视频。 视频中以不同大小、颜色的球体分别表示日、地、月,并强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着,演示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动画暂停,笔者进行解说:“由于月亮不会发光,所以当月亮处于这个位置时,从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接着,动画继续播放,月亮转到下一个位置时暂停,笔者继续解说:“此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正是一个小小的月牙。”在解说的同时,笔者将画面放大,让学生清楚看到“月牙儿”的形态……整个动画模拟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月相变化的过程产生直观的认识。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月球的特点,以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月相形成的原因。而后,笔者给学生下发一些模型,让学生亲自演示月相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4.总结 在介绍完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后,笔者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比如:(1)什么是月相?(2)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请画出某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加以说明;(3)你怎样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 同时,笔者允许学生提出自己未理解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最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生活课题,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的月相,印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案例反思 从课后总结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月相的概念、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都有了准确、深刻的认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且,在本节课上,笔者基本采取以问代讲的策略,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 但是,还有一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