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49
ICS 91.120.25
P 1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地 震 行 业 标 准
DB/T 61—2015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standard syste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trade
2015-04-08发布
2015-07-01 实施
中 国 地 震 局 发 布
1451
DB/T 61 —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25)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克昌、赵仲和、冯义钧、黄志斌、李玉萍、余丹。
1452
DB/T 61—2015
引 言
促成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主要原因是:
a)DB/T1—2008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中的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内容比较宏观, 需要进一步细化;
b)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
c)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发展规划需要该体系表提供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的标准;
d)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的立项审批需要通过该体系表来指导协调,避免交叉重复。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GB/T 13016 —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制定。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等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行业 的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按照DB/T1—2008 中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层次进行划分,对第三层业务专 用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将DB/T1—2008 中地震监测门类通用标准按学科划分调整为按业务划分。
1453
DB/T 61—2015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的体系结构和明细表。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的规划、计划、立项和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T1—2008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监测 earthquake monitoring
以防震减灾和监测地下核爆炸为目的的地震观测。
[GB/T18207.1, 定义4.3]
3.2
地震预测 earthquake prediction
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估计和推测。
[GB/T18207.1, 定义4.4]
3.3
地震预报 earthquake forecast
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GB/T18207.1, 定义4.9]
4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结构
4.1 标准代码设置模式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码参照 DB/T1—2008 的编码方式,采用5位数字字母混合编码。自左至右, 字母D 代表地震行业符号,第1位数字表示本体系表结构层次的序号,第2位数字表示地震行业监测 预报专业通用标准的序号,第3位数字表示地震监测预报专业通用标准不同门类通用标准的序号,第4 位数字或字母表示同一门类不同业务专用标准的序号。具体编码结构如下:
1454
DB/T 61—2015
D X X X X
表示同一门类不同业务专用标准的序号
表示地震监测预报专业通用标准不同门类通用标准的序号
表示地震监测预报专业通用标准的序号
表示本体系表结构层次的序号
代表地震行业符号
4.2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采用DB/T1—2008 中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 本体系表中的第一层相当于DB/T1—2008 的第二层;本体系表中的第二层相当于DB/T1—2008 的 第三层;本体系表中的第三层相当于 DB/T1—2008 的第四层。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在总标准 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及关系见图1。
1.全国通用标准
1.全国通用标准
第一层
2.行业通用标准
3.专业通用标准
4.门类通用标准
第三层
第四层
5.个性标准
全国标准体系表
专业标准体系表
行业标准体系表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二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图 1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4.3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的分解及其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B 1384-2020CN 舰船用柴油机空气冷却器规范.docx
- CB 1390-2020CN 舰用柴油机排气系统消声器规范.docx
- CB 1397-2020CN 舰船用板式海水淡化装置规范.docx
- CB 1398-2020CN 舰船用滑油、燃油滤清器规范.docx
- CB 20008-2018CN 鱼雷动力用铝氧化银电池组规范.docx
- CB 20016-2018CN 舰船火灾报警控制器规范.docx
- CB 20022-2018CN 舰船三维建模通用要求.docx
- CB 20023-2018CN 舰船船体结构建模和输出要求.docx
- CB 20024-2018CN 舰船电气建模和输出要求.docx
- CB 20025-2018CN 舰船管系和暖通建模和输出要求.docx
- DB_T 62-2015CN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准站运行监控.docx
- DB_T 63-2016CN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训练指南.docx
- DB_T 64-2016CN 强震动观测技术规程.docx
- DB_T 65-2016CN 1:50 000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规范.docx
- DB_T 66-2016CN 地震编目规范.docx
- DB_T 67-2017CN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docx
- DB_T 68-2017CN 地震台站综合防雷.docx
- DB_T 69-2017CN 活动断层探察 遥感调查.docx
- DB_T 72-2018CN 活动断层探察 图形符号.docx
- DB_T 73-2018CN 活动断层探察 1:250 000地震构造图编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