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创教案版.docVIP

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创教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之水天上来 概述:本课是北京试验版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第7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黄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黄河称做“母亲河”. 3。查找资料,了解黄河治理的情况,产生保护“母亲河”的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黄河称做“母亲河”。 教学难点: 解黄河治理的情况,产生保护“母亲河”的情感和愿望。 教具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上下文确定加线字的正确读音。 碰撞(zhuàng chuàng) 汹涌澎湃 (pēng péng) 间隔(jiàn jiān) 学生自己完成检测题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天独厚: 3.认真默读课文,然后填空 人们把黄河称为( ).它流程约( ),流域面积( ),流经青海、四川等九个省区,最后注入( )。 黄河发源于( )北麓的巴颜喀拉山( ).一路不断汇聚支流,形成了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 黄河丰富的水力资源,不仅( ),还( ),造就了有“塞上米粮川 美称的( )。黄河无私地滋润着( ),还形成了许多奇异景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 学生集体订正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古人称黄河是“一石(dàn)水,六斗泥”说明( ). 5。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选择2、3处作批注. 二、交流汇报,感悟朗读 1.关于黄河的概括介绍。 建议找一张中国地形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绵延万里,滋润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2。品味语言,借助音像资料,感受黄河的无私、壮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品位语言, 学生结合资料介绍黄河流经地,介绍黄河的喜怒哀乐理解难句 “有人沉重地说,黄河流走得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产生保护黄河的情感和愿望。 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句子含义。 三、课外拓展延伸 1.继续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 2.阅读描写黄河的文章. 3。设计一张黄河流经地的图。 学生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7 黄河之水天上来 水利资源丰富  发电 灌溉   母亲河 滋润土地    养育炎黄子孙         水土流失    洪水泛滥          保护母亲河   保护环境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1.展示书写作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2.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重点 展示书写作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难点 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 一、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挑选自己最好的书写作品,每组推荐三件作品。 2.说明推荐理由。 (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字迹规范。) 3.举行书法比赛,公布比赛规则。 (1)统一用硬笔书法的纸张。(语文教师安排) (2)形式:横竖均可,可以用各种材料制成的笔,颜色不限。 (3)初赛:由各小组自由选送,数量不限,上交到组长处,从中选出30位同学参加现场比赛. (4)现场决赛:比赛日期待定,比赛时间一节课,内容、纸张统一安排,笔自备。 (5)设奖: 一等奖:2人 二等奖:3人 三等奖:5人 4.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里的书法专栏中。 二、日积月累 1.初读名言警句,了解意思。 (1)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说:祖先辈们留下的国土,(我们)应该以死来守护,绝对不能够把一寸土地让给别人。 (4)“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 2.指导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读名句,讨论、交流表达了先贤怎样的情怀? (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 3.指导学生体会先贤的爱国情怀,并结合实际,朗读背诵名言警句。 4.课外搜集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

文档评论(0)

taoxingw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