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
.
.资料
.
专业
专业.整理
一、 单项选择:
关于变形缝,下正确...的说法是〔 〕
伸缩缝应从根底顶面以上将缝两侧构造构件完全分开
沉缝应从根底底面以上将缝两侧构造构件完全分开C.伸缩缝可兼作沉缝 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构造,当某层其他条件变,仅 其柱上端刚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至 2 层高处5
C.变 D.向下移动至1 层高处3
在进 框架 端截面配筋计算时, 下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弯矩和剪均承受柱边的值 B.弯矩和剪均承受柱轴线处的值 C.弯矩承受柱轴线处的值,剪承受柱边值D.弯矩承受柱边值,剪承受柱轴线处的值
在其他条件一样的状况下,有侧移多层多跨框架柱的计算长
l 最小的是〔 〕
0
A.承受现浇楼盖的边柱 B.承受现浇楼盖的中柱
C.承受装配式楼盖的边柱 D.承受装配式楼盖的中柱
反弯点法可用在〔 〕 A.竖向荷载作用下,柱线刚比小的框架B.竖向荷载作用下,柱线刚比大的框架C.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线刚比小的框架D.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线刚比大的框架
框架柱的侧移刚 D ? ? 12ic ,其中α是考虑〔 〕
h 2
柱线刚比值对柱侧移刚的影响系数
上下层刚比值对柱侧移刚的影响系数 C.上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的影响系数D.下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的影响系数
对于多层多跨规章框架,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较大,中柱的轴较小
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背风面柱子受压 C.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D.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较大,中柱的轴较小
一般状况,在风荷载作用下,规章框架构造的侧移特征是
〔 〕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B.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C.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D.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
一般状况下,在选择框架的截面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的跨 B.层高
C.构造的总高 D.的混凝土强等级
确定框架构造内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的计算跨应 取〔 〕
A.的净跨 B. 的净跨+ 1 高2
C.的净跨+ 1 柱截面高 D.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2
非抗震设计时,关于现浇楼盖有侧移框架底层柱的计算长, 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中柱为 1.0H,边柱为 1.0H B.中柱为 1.0H,边柱为 1.25H C.中柱为 1.25H,边柱为 1.0H D.中柱为 1.25H,边柱为 1.25H
用 D 值法计算框架时,关于框架柱反弯点高,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反弯点高与上下层柱线刚比有关
反弯点高与上层层高的变化有关C.反弯点高与下层层高的变化有关D.反弯点高与抗震设防有关
确定钢筋混凝土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限值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是〔
〕
A.构造类型
B.根底形式
C.施工方法
D.气候条件
对于现浇楼盖的边框架, 其截面惯性矩 I 应当取( )。
(I 为矩形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
0
A.1.5I B.2.0I
0 0
C.1.25I D.1.2I
0 0
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规章框架的内分布规,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柱子轴向压从上到下渐渐增大
柱子剪从上到下渐渐增大 C.同一层的柱子,中柱轴一般大于边柱D.同一层的柱子,边柱剪一般大于中柱
.在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构造内时,每根柱子所担当的剪
是按某一个学参数安排的,该参数是〔 〕
A.柱子的截面惯性矩
C.柱子的截面面积
B.柱子的抗侧刚
D.柱线刚比
某框架构造,、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
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柱及楼 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 〕
A.全现浇式
C.装配式
B.装配整体式
D.半现浇式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由柱弯曲变形
所引起的侧移曲线类型是
剪型C.剪弯型
〔 〕
弯曲型D.弯剪型
考虑设置伸缩缝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的高
C.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B.建筑的质分布
D.建筑的平面长
框架构造设计可以考虑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重分布,对
端负弯矩进调幅。下表达中错误
..的是〔 〕
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调幅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弯矩进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pptx VIP
- 【高一】高中心理健康《1生涯拍卖会》 省级优质课.pptx VIP
- 【廉政党课】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pptx VIP
- 17GL401 综合管廊热力管道敷设与安装.pptx VIP
- 病原微生物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精益工具与精益思想.ppt VIP
- 电子节温器工作原理及电子警察施工安装说明.doc VIP
- 第五讲贯通测量.pdf VIP
- xe82-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一年3月15日部分内容改动.pdf VIP
- 任务一+感受物联网+课件-2025-2026学年陕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