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钢抱箍支撑体系受力验算
盖梁抱箍方案说明
⑴盖梁构造
盖梁长 19.44m、宽 1.6m、高 1.4m,混凝土方量为 41.41m3,墩柱直径 1.1m。
⑵模板、支撑构造
①侧模为钢模板,面板厚度为 5mm,背杆[14mm,横肋[8mm,纵肋扁钢-80mm*8mm; 侧模共重 3400kg。
②底模和端模承受胶合模板,面板厚度为 18mm;底模、端模共重 300kg。
③盖梁底模下承受 10×10cm 方条作为横梁,每根长 4m,间距 0.1m,7KN/m3,即每条 0.28KN,合计每条 28Kg,总共 182 条。横梁放置在 I40b 工字钢上,I40b 工字钢为受力主梁,共 2 根,每根长 20m,每米重 73.84Kg。
④抱箍承受两块半圆弧钢板制成,钢板厚度 12mm、高 0.5m,抱箍牛腿钢板厚 20mm,宽 40mm,承受 28 根 M22 高强螺栓〔10.9 级〕双侧连接。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置 3mm 橡胶板。
图 9.1-1 盖梁施工示意图
图 9.1-2 钢抱箍平、立面图
钢抱箍支撑体系检验原则
⑴在满足构造受力〔强度〕的状况下考虑挠度变形〔刚度〕掌握。
⑵本计算未扣除墩柱顶担当的盖梁混凝土重量,而作为安全储藏。
⑶抱箍加工实施前,先进展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前方可使用。
⑷依据竖向力传递挨次,对体系的横梁、纵梁、钢抱箍以及螺栓进展验算。
计算依据
⑴《大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T F50-2023〕
⑵《大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 D62-2023〕
⑶《钢构造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23〕
⑷《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23 年 7 月第 17 印刷
钢抱箍支撑体系受力验算
⑴工字钢力学参数
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表 3-19 和 3-20〔第 787 页〕,A3 钢材的容许弯曲应力为 145MPa,弹性模量为 2.1×105MPa。
⑵钢抱箍、螺栓力学参数
钢抱箍承受 A3 号一般碳素钢,容许拉应力[б]=140MPa ;10.9 级 M22 的高强螺栓预拉力值 P=175kN ,抗拉强度为 1000MPa 。
荷载计算
现取我标段盖梁〔长 19.44*宽 1.6*高 1.4〕计算如下:
砼构造自重
钢筋混凝土重量,容重按 26KN/m 计算荷载,混凝土 W :
1
W =41.41*26/19.44=55.38KN/m;
1
横向安排梁 W :
2
承受 10cm 方条,间距 10cm,每根长 4m,密度 700Kg/m3,单位重量,7kg/m,盖梁长度为 19.44m,横向方条共计 182 根,中间 2×70 根,两侧各 21 根。
W =7*4*9.8/0.1=2744N/m=2.744KN/m;
2
纵向工字钢自重 W :
3
纵向工字钢承受 I40b 一般热轧工字钢,理论重量 73.84kg/m,每个盖梁承受 2 根20m 长 I40b 工字钢。
W =73.84*9.8*2=1447N/m=1.447KN/m;留意:2 根
3
施工人员机械材料 W :
4
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按 2.5 KN/㎡考虑:
W =2.5*1.6=4.0KN/m;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W :
5
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W ,按 6 KN/㎡考虑:
5
W =6*1.6=9.6KN/m;
5
模板自重 W :
6
W =(3400+300)*9.8/19.44=1865N/m=1.865KN/m
6
以上累积荷载 W = W + W + W + W + W + W
总 1 2 3 4 5 6
=55.38+2.744+1.447+4.0+9.6+1.865=75.04KN/m
每根工字钢承受的均布荷载为:q=1/2*W
受力计算
⑴横向方条力学计算
=75.04/2=37.52KN/m。
总
计算方条受力时,可简化为单跨简支梁的计算模型,方条承受上部传递的均布荷载,方条间距为 0.1m,计算跨度为 1.244m。
计算强度时承受的线荷载
图 9.4.4-1 横向方条〔10×10〕受力图式
计算盖梁平均厚 d=1.4m。钢筋混凝土顶板单位重度 26KN/m3,模板每米宽、每米长上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顶板: g1=dγ=1.4×26=36.4KN/m2 施工人员:gr=2.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按 4 KN/m2 考虑。
横梁为 10×10 方条,按简支梁计算,其横梁顺向按纵向 1.244m,横向 0.3m 的间距布置。故横梁 10×10 方条跨度 1.244m,横向间距 0.3m,
纵梁单位荷载:q=g1×1.2+gr×1.4+4×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