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欣赏古建筑 ——判断主体建筑的三个标志
教材分析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欣赏古建筑
学生情况分析授课的对象是中职学生,学生普遍存在以下3点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2、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3、主动学习性欠缺但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判断主体建筑的三 个标志,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带团过程中。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上台描述所给图片的内容,解决学生的开口关。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故宫图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判断主体建筑标志之一的屋顶形式。难点:1、判断主体建筑标志之一的屋顶形式。2、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带团过程当中。
教学方法教方法:1、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播放故宫的图片,尽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刺激学生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加教学效果。2、问答式教学: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讨论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学方法:1、上台讲解法2、速读法3、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 课前预习 资料准备二 创设情境 学生讲解三 自主观赏 探索新知四 讲解判断主体建筑的三个标志五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六 小结、反思
一 课前预习 资料准备1、收集中国古建筑物图片,感知不同建筑物 的特点。2、制作课件,理清上课思路。
二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准备好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上台讲解该图片时间限定为三十秒。 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解决开口难的问题。
三 自主观赏 探索新知 通过欣赏两张古建筑物图片,指出它们的不同点并比较建筑物等级大小?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并代表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本节课的重点判断主建筑等级大小方法。想一想
四 讲解判断主体建筑的三个标志1、屋顶: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悬山顶 硬山顶有重檐无重檐 屋顶开间台基
设计意图: 阶段小结,呈现给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并教会学生掌握判断古建筑物等级大小三个重要标志。
方法1、赏2、比
(1)庑殿顶:是一种屋顶的前后左右都有斜坡、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的建筑。因为它共有五条脊,所以在宋代以前又叫五脊殿。
(2)歇山顶:它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所以又叫九脊殿。歇山是庑殿和硬山结合而成的屋顶结构。
(3)攒尖顶:宋代称为斗尖顶,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
祈年殿
(4)悬山顶:悬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直接伸到山墙之外。悬山又叫挑山。
(5)硬山顶:屋顶只有前后两坡,它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而且与两端的山墙墙面齐平,它与悬山的区别在于两侧山墙从上到下把檩头全部封住。
2、面阔间数与等级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以“间”作为计数单位。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就是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一间的宽度,叫面阔。而整个建筑物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叫通面阔,一般简称面阔。
3、台基体现的等级承托建筑物 防潮、防腐区别建筑物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弥补单体建筑不够高大雄伟的欠缺
最高级台基太 和 殿
高级台基乾 清 宫
一 般 台 基 中 山 堂
设计意图1、通过欣赏大量古建筑物结构图和实物图,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新知识并得出结论。2、通过反复比较易混淆知识点,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
五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1、连一连2、比一比
攒尖顶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
单檐庑殿顶 重檐歇山顶 硬山顶 重檐攒尖顶 重檐庑殿顶 单檐歇山顶 悬山顶 单檐攒山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歇山顶 重檐攒尖顶 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 单檐攒尖顶悬山顶 硬山顶将下列屋顶等级从大到小排列
记忆方法:无(庑)鞋(歇)穿(攒)嫌(悬)硬 (硬)重檐单檐有重檐无重檐六 小结(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1、通过反复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突破难点。2、指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