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国历年高考真题汇编(含解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国历年高考真题汇编(含解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1 - 第 17 课 国家出路的探究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学问点一、太平天国运动 1.〔2023·海南高考·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公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A.否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解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故 A 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B 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认儒家传统文化,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表达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 项错误。2.〔2023·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 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掌握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公平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D 【解析】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表达平均主义,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掌握的组合” 思想的来源之一,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基督教公平思想表达公平,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掌握的组合”思想的来源之一,故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礼记·礼运》中“大同” 思想表达天下为公,是“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掌握的组合”思想的来源之一,故 C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19 世纪 60 年月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3.〔2023·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 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缘由是( ) 自然灾难频仍C.土地兼并严峻 社会治安混乱D.官吏贪暴腐败 - - 2 - 【答案】D 【解析】自然灾难频仍材料无从表达,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 B 项错误;土地兼并严峻材料无从表达,故 C 项错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农民起义是因官吏长时间 鱼肉百姓,不作为激起民愤所致,故D 项正确。4.〔2023·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外形”,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期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说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而不是 为了与西方文明对接,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变革发饰,以推翻清政府统治,革命党人变革发饰,以“除满清之藩篱”,反满革命,二者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 B 项正确;太平天国并未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故 C 项错误;革命党人变革发饰并不是为了说明宗教信仰,故D 项错误。 5.〔2023·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头建筑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缘由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确定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D 【解析】“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缘由,但不是根本缘由,故 A 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冲突锋利,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成功冲昏头脑,进取心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缘由,故B 项错误;《田亩制度》主见确定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行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 C 项错误;“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说明失败的根本缘由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故D 项正确。6.〔2023·重庆文综卷·15〕太平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