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顿,发声停顿。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介质〕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水波和声波类比〕 打算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试验: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两人相距s(如:300m,距离不要太短,否则时间太短,测不准)
2、 甲点燃爆竹。
3、 乙观察爆竹爆炸的火光时开头计时,听到爆竹声时计时完毕,测出时间t 4、 计算:v=s/t
回声: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假设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原野里听起来洪亮,缘由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缺乏 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动身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
☆运动会上进展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假设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 15℃)。
☆以下试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看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耀,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顿。
☆Q: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A:可在桌上撒些米粒,这些米粒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推断声源方向的重要根底,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凹凸,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 音调就低;频率打算音调。〔试验探究见左以下图〕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觉范围:20Hz-20230Hz。
超声波:高于 20230Hz 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耳听到的响度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试验探究见右以下图,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构造有关。
探究音调和频率 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听诊器:削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打算了音调的凹凸。
☆男低音歌手放声唱歌,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依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四、噪声的危害和掌握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物体做无规章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 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 是较抱负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 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掌握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如:制止鸣笛,发动机安装消声器等);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隔音墙、隔 音板,种树,关门窗等〕;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罩,耳朵中塞棉花〕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