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永词风接受史初探[权威资料]
柳永词风接受史初探
摘 要:柳永虽在历代遭到不同程度的非议,但实际上其词在后代人那里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接受并被不断地学习和模仿。柳永词的接受情况不但与文学自身演变及文人创作的主要潮流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一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
关键词:词风接受史;社会因素;文学传统
一、柳永及其词风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天性风流,才情高妙,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柳永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楚,真实感人。
柳永的词以“,],c从俗”而著称。具体而言,他的词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注重词的音律性,并开创了慢词这一形式。而在风格上,柳永之词更为俚俗,市井气浓,非常切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所谓“,],c从俗”,能使“天下咏之”。文人雅士在这方面比不过他,只好承认他的词“极工致”。但又说他的词“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二、柳永词风在各个时期的接受情况
1.北宋时期
柳永一生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
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他不遵照文人雅士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易于接受的形式主力表现他们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使得柳永词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接受程度并不高。
2.南宋时期
到了南宋,理学兴盛。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也就是主张求天理、天道,而忽视人作为生命的自身感受。并且极度强调道德意识,就连诗经上的一些篇目,也被他刺为“淫奔之诗”。宋代是一个尚雅的时代,尤其南宋,所以《乐章集》在宋代刊刻不多,宋史不为柳永其人立传,也不收录其《乐章集》,可能是因为其词不符合编撰者雅的审美要求。宋人尚雅,柳永本人又被鄙之“有才无行”,又加上南宋民族危机深重,所以,连柳永词集被完整保存下来的也很少,更别说在主流社会对柳永词的接受程度了。
3.元代
元代之后,柳永的词风逐渐受到认同,并且产生了一系列以柳永为创作对象的杂剧,如《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风流冢》《变柳七》等。同时,元代以后以创作为专业的文人开始增多,并且像柳永这样甘心做浪子的文人也开始增多。所以,柳永的词在元代被很多类似于关汉卿的人接受和喜爱。
4.明清时期
元代以后,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冗官增加,明朝弘治年间大臣马文升言:“京官额一千二百余人,今传奉官八百余人。内实支薪俸者九十一人。冗官莫甚于今日。”这些官员不充任实职,被称为“员外”,工作的时间很少,清闲日子很多。于是在奢侈的生活之余,也开始注重文化的培养。他们雇佣了大批文人陪同自己吟诗做对,这些帮闲的文人被
称为“清客”。清客们创造出来的文学同时也成为明清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清客文学,无疑又是以通俗和艳丽为主的。这就与柳永的文风有着诸多相似点,柳永的词当然也会因他们如此的审美观而得到这一批人的重视。
三、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宋以后,城市经济的繁荣更加有利于词的发展。宋开国后逐渐在都市中取消了“坊”和“市”的界限,不禁夜市,为商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便利,《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都对当时的汴京、临安城中商旅云集、百业兴盛及朝歌暮舞、弦管填溢的繁华情景有过生动详细的记载。宋代重要的商业都市中,凡歌楼、酒馆、平常巷陌和瓦肆都是私妓聚集和活动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为市民接受柳永词提供了一定的场所。
2.文学原因
实际上,中国文学自中唐以来就由雅文学逐渐向俗文学转化,如由唐传奇到宋话本和被称为“恻艳小曲”的词的兴起,到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明清时期的戏曲、白话小说的兴盛使传统的雅文学相形见绌。从宋代到清代的文学选本情况看,历来词选家都注重选雅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要求的多样化,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经过元明两代的沉寂,词在明清易代之际摆脱柔靡,出现了中兴的气象。词人云集,高才辈出,仅顺治、康熙两朝就逾二千家,词作五万余首,绽开了色彩各异的奇葩。词学研究也极为兴盛,词集的编刻与校勘,词谱的整理与研究,词学理论的探讨都很热闹。在清代自然得到词选家们的重视,柳永词也得到了众多爱词人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