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 第八单元第1页/共52页
2心 境 障 碍第八单元第2页/共52页
3一、概述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第3页/共52页
4临床特征: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ICD-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第4页/共52页
5关于本病流行病病学情况,各国报告不尽一致国内1982年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07696%。 1992年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083%。在欧美等国,本病患病率约为2%-25% 。根据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五个流调指定就诊地近2万人统一诊断问卷资料,双相情感障碍终生患病率的危险性在1.2%。出现这种差别,除因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不同外,与诊断标准和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关。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第5页/共52页
6(一)遗传因素1.家系研究:已知在心境障碍患者的家族中,发生本病的机率约为正常人口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早期遗传现象”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第6页/共52页
7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6.7%,双卵双生子为12.9%寄养子研究发现,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养母只有12%。遗传方式,有多种假说,有的认为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认为是性连锁显性遗传,也有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异质性遗传。3.分子遗传学研究:把双向障碍的基因定位于11P15.5。同年,有人报道双向障碍与X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连锁,但未被证实。2.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第7页/共52页
8(二)神经生化因素1.5-HT假说:5-HT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色氨酸和5-羟色胺酸均有抗抑郁作用;5-HT耗竭剂(对氯苯丙氨酸、利血平)可导致抑郁。抑郁患者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含量降低,浓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伴自杀行为者比无自杀企图者更低。第8页/共52页
9(二)神经生化改变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3.多巴胺(DA)假说:抑郁症脑内DA功能降低,躁狂症DA功能增高。阻滞DA回收的药物(安非他酮)、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多巴胺前体(L-多巴)具有抗抑郁作用;阻断DA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躁狂。第9页/共52页
10(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心境障碍患者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功能异常。(四)脑电生理变化:(五)神经影像变化:1.结构性影像学研究2.功能性影像学研究第10页/共52页
11(六)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有人报道最近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发作的危险率可增加6倍,自杀危险率增加7倍。据西方国家调查,低阶层比高阶层重性抑郁症患病率约高2倍,而双相障碍以高阶层为多。但要知道,并非所有遭受重大事件者都得病,也不是都患心境障碍,本病的发生还需从遗传、生理、生化等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来全面考虑。第11页/共52页
12病前性格特征①忧郁素质②轻躁狂素质③环性素质表现为沉静、严肃、遇事认 真、多愁善感 遇挫折易陷入消极。表现为开朗乐观、热情好动 进取心强、精 神充沛,常带有情感高涨色彩。为上述两种素质特征的交替出现,每种可历时数月之久。第12页/共52页
13三、临床表现(一)躁狂发作1.情感高涨2.思维奔逸3.活动增多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5.睡眠需求减少6.其他症状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随境转移,记忆力的增强第13页/共52页
14躁狂发作[F30]的诊断标准: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第14页/共52页
15(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7)睡眠需要减少;(8)性欲亢进。【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第15页/共52页
16【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