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管弦乐器
民族管弦乐器
民族管弦乐器分为吹管乐器、弓弦乐器、弹拨乐器。
吹管乐器有:笛子、箫、唢呐、笙、管子、巴乌、葫芦丝等。弓弦乐器有二胡、板胡、高胡、京胡、马头琴等。
弹拨乐器有琵琶、古筝、古琴、扬琴等。著名乐曲:
笛子曲姑苏行、鹧鸪飞、牧民歌等, 唢呐曲百鸟朝凤等,
二胡曲二泉映月、空山鸟语等, 琵琶曲十面埋伏、阳春白雪等, 古筝曲渔舟唱晚等,
古琴曲流水等。
『笛、笙音乐』
●笛的形制
笛,以竹制管身,管身上开有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气孔以及六个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横吹。
●北方梆笛音乐
梆笛有冯子存演奏的《五梆子》《喜相逢》《放风筝》《挂红灯》
《黄莺亮翅》;刘管乐演奏的《卖菜》《荫中鸟》《冀南小开门》
《和平鸽》《顶嘴》。
●南方曲笛音乐
曲笛代表曲有:陆春龄演奏的《小放牛》《鹧鸪飞》《欢快歌》
《中花六板》;赵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以及江先谓演奏的
《姑苏行》。
●笙音乐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殷代(公元前 1401 年——前1122 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和(即小笙)的名称。古代《尚书·益稷》中已提到了“笙镛以间”,《诗经·小雅·鹿鸣》中也记载有“吹笙鼓簧”。以后,
《仪礼》《周礼》《礼记》等历史文献中,都多处记载了笙这件乐器。最早的实物,见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乐器,距今已有二干四百多 年的历史了。历史上一般把二十二簧、二十三簧、二十六簧型制的乐 器叫竽;把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型制的乐器叫笙。
笙的形制:笙主要由笙簧、笙笛、笙斗三局部组成。笙簧古代用 竹制,后改用响铜;笙笛为长短不一的竹管(多以紫竹制作),于近上端处开有长形音窗(即出音孔),近下端处开有圆形音孔,下端嵌接木质笙脚以装簧片,并插入笙斗内;笙斗用匏、木或铜制成,圆形平顶,顶 上开有插苗孔,笙斗旁连有吹口。
笙独奏艺术的进展:笙独奏艺术的进展主要在北方。
『二胡、板胡音乐』
●二胡概述
二胡、京胡、京二胡、软弓京胡、根卡、粤胡、四胡、坠琴、中胡、大胡等;板面类的如板胡、椰胡、二弦。
●板胡音乐
板胡在民间有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瓢、大弦。
『筝音乐』
历史沿革: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各地区的传统筝曲全国有代表性的筝曲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江浙、闽南广东梅县与潮汕等地。
『琵琶音乐』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琵”和“琶”原是古代弹拨乐器两种演奏手法的名称,秦汉至唐代这一时期,琵琶二字成为多种弹拨乐器的混称。唐代以后,琵琶才作为一件独立乐器的专用名词而沿用到今日。
[编辑本段]合奏音乐
『丝竹乐』 “丝”、“竹”二字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属八音,系指
乐器的类别。汉代,已有丝、竹为声乐作伴奏的历史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竹除用于伴奏声乐外,还常用于唱歌前的单独演奏,这种
演奏形式在不少的歌舞音乐、说唱音乐中始终保存到现在。隋、唐时期的“清调”、“法曲”亦属我国古代丝竹乐的合奏形式。“清调” 所用乐器有笙、笛、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法曲”所用乐器有琵琶、箜篌、五弦琴、筝、笙、觱篥、方响、拍板。宋代的细乐,丝竹音乐得到高度进展。元代的器乐合奏如大曲、小曲、回回曲等,所用乐器系“筝、秦琵琶、胡琴、浑不似”等,亦属于丝竹乐的形式。到了明清,随着戏曲音乐的进展,丝竹乐队除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的伴奏外,独立的丝竹乐合奏形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遍的流传和进展。
●江南丝竹
流行地域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建国后, 为区分于其它地区的丝竹乐而称其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最少二人(二胡、笛子);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弦乐器: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管乐器:笛、箫、 笙;打击乐器:鼓、板、木鱼、铃等。
江南丝竹音乐风格轻松、明朗、欢快、活泼,乐曲概括地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性格,表达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广东音乐
流行地域以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中心,湛江地区和广西白话地区也很盛行,以后又渐渐流传到上海及北方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因当时多演奏戏曲中的小曲、曲牌及过场音乐,如粤剧中表现结婚拜堂时所奏的《一锭金》、洞房花烛时所奏的《柳青娘》、祭祀燃点香烛时所奏的《哭皇天》等,所以,当地人称其为“谱子”“小曲”“过场谱”。
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早期与戏曲音乐所用乐器一样,为二弦、提
琴(与板胡形制同,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五件,号称“五架头”, 亦称“硬弓组合”。
●潮州弦诗
潮州弦诗俗称弦诗乐,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闽南一带
亦较流行,后随华侨又传至东南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