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有理数的加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 马英梅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解决 知识点概括 知识点巩固应用 小结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有理数及 0 的加法运算,在初中我们学习了负有理数。负有理数怎样参加加法运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提出问题 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 5 米,又走了 3 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5+301 +5 +3 0 1 2 3 4 5 6 7 8 +8 -3 -5 -8 -7 -6 -5 -4 -3 -2 -1 0 -8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分析得到首先应确定小明走动路线有几种情况。 有以下四种走动的情况: 两次都向东走, 两次都向西走 先向东走,再向西走 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情况,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向东走 5 米,再向东走 3 米,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 + (+3) = +8 (2)向西走- 5 米,再向西走- 3 米,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 -3 )+ ( - 5) = -8 +5-3-2-10123 +5 -3 -2 -1 0 1 2 3 4 5 6 +5 -5 0 1 2 3 4 5 6 -5 +3 -6 -5 -4 -3 -2 -1 0 1 2 -2 +2 (+5) +(-3) =2 (4)先向西走 5 米,再向东走 3 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 - 2 教师进一步提出两种特殊的情况,学生思考回答 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5)=0 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 0 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 -5 -5 -4 -3 -2 -1 0 1 (-5)+0 = -5 三、知识点的概括 1、引导学生对前面的六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 同号两数相加:(+5)+(+3)=+8 (-5)+(-3)=-8 异号两数相加: (+5)+(-3)=2 (-5)+(+3)=-2 (+5)+(-5)=0 一数与零相加: (-5)+ 0 = -5 2、学生归纳总结: 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和练习 例:计算(1) (-5)+(-7); (2)(-3.2)+ (+ 5)。 练习: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13 练习 5.4(1)。 五、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教师加以补充。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体意识的培养:1、知识点归纳 2、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存在问题质疑 教学设计说明 1、问题引入的设置 本节课是有理数运算的第一节课,是整个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新课的开始时设计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来引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在思考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对小明的几种走法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完整性。然后再对这一问题中的几种走法逐一的进行探索,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得到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轴这一工具,展现出小明走动方向和距离,即可形象的正确的得出每一种走法的结果,也为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分类情况提供了明显的线索。 2、例题安排的设置 由于在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认识有了较深的认识,所以例题的安排上就相对的简略。只安排了同号两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两种最典型的类型,以起到巩固法则和规范格式的作用。 在教学时也可依据学生的情况自行适当的增加。由于课本例 3 和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将例3 放入练习中。 3、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阐述、表达。因此在探索问题和归纳小结时都安排了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引导学生规范的表达。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