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保护第1页/共31页
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保护第2页/共31页
概 述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人体组织也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第3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分类根据渗漏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 1 发疱性(腐蚀性)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本、胺苯丫啶、美登素等。第4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分类2 刺激性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第5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分类3 非发疱性(非刺激性) 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第6页/共31页
静脉损伤的主要表现 血管壁弹性下降。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变薄,脆性增加。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树叉形黑色斑。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第7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与细胞DNA结合的药物可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细胞坏死后,含有化疗药物的DNA会再度与细胞内DNA结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组织细胞不断坏死。不与DNA结合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其溶脂作用来破坏细胞膜。化疗药物的强酸、强碱或高渗性刺激可诱导增殖细胞成熟停滞,也可导致局部组织毒性,造成内皮损伤。第8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药物渗漏是引起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渗漏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大水疱及成簇疱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紫色红斑坚硬,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 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发生率虽低,但易引起局部坏死,皮肤溃疡,甚至损伤肌腱,引起剧烈疼痛,并累及深部组织。第9页/共31页
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1.药物因素:与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有关。2.血管因素:长期静脉注射,采集血样致使血管脆性增加。3.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药物漏出的主要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未能完全进入血管。4.病人因素:保护不当。第10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早期处理:注射时发现药液漏出血管外,需立即停止输注,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然后皮下注入解毒剂;局部涂氢化可的松软膏 ,冰敷24h,以减轻疼痛,使解毒剂停留于局部。第11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药物外渗情况。药物外渗出现炎性反应的时间为1~2周,所以在注射时发现可疑有渗漏,应立即按渗漏处理,切勿轻易放过而造成严重后果。第12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常用的解毒方法:①5%~10%硫代硫酸钠4ml加生理盐水6ml加维生素C50mg局部皮下注射。②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③8.4%碳酸氢钠5ml加氢化可的松4mg皮下注射。④氢化可的松外敷或如意金黄散湿敷。⑤疼痛剧烈者给予冰敷或用50%硫酸镁湿敷。⑥如有溃疡按伤口换药处理。局部封闭通常是指外渗后24 h内,既可稀释外渗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起到止痛作用。第13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早期绝对禁止使用热敷,冷敷或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化疗药物吸收,灭活某些药物的破坏作用。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的结合。第14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外渗后期处理冷敷24 h后一般改用50%硫酸镁湿热敷。机制主要是利用其高渗作用,促使组织水肿的消退,达到止痛的目的。该法是单纯化疗药、高渗液、钙剂和抗生素所致外渗的最佳处理方法第15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50%葡萄糖20mL加25%硫酸镁10mL和维生素B12500ug混合液浸湿纱布,将纱布完全覆盖在化疗药物渗漏处皮肤,冷敷2 h。2%山莨菪碱10 mg加1 mL混合均匀后,取3 cm×4 cm的棉片,漫润药物,湿敷于穿刺部位上方2 cm~3 cm处。氟轻松软膏外用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片,0.5 cm厚的片状并敷于患肢静脉炎处12 h后,然后去除外敷的马铃薯片,用频谱仪照射患处,每次40 min,每日2次。第16页/共31页
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组织坏死的治疗及护理化疗性药物外渗致皮肤及组织坏死在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药物所播及之处溃烂以中心向外逐渐扩大,而边界不清,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麻烦,溃烂面不易愈合。 第17页/共31页
皮肤、组织坏死的治疗及护理对皮肤溃烂的处理,一旦药物外渗引起溃烂应高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