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VIP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相关政策及《课程标准》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提出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其中就有“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指出发现和提出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科学创新。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数学十一大核心素养、三会、以及“四基”“四能”的目标。“提出问题”是“四基”中的一个能力,同时十一大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中指出,学生需要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或科学情景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综上可以得出,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其学习、成长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课题组成员教师知道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并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行动。如:在关于“数的计算”课型的教学设计中课题组成员老师均以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寻找信息、提出问题。但当需要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时,依然存在不同问题。 1.信息问题概念不清 学生集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看图列式计算中,对信息、问题没有明确划分,不能准确表述图示含义。例如下图,学生会表述为“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还剩5只”。 第二种是在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中,错将已知信息当问题提出,或是将题目中已提出的问题再次提出。如题目信息已给出一个电饭煲比一个电风扇便宜58元,学生仍提出“一个电饭煲比一个电风扇少多少钱?” 2.提出的问题指向不明 学生提出的问题缺“胳膊”少“腿”,不严谨。提出缺少量词、主语的问题,如题目中分别给出玫瑰、百合、康乃馨的单价,学生提出“买的玫瑰比百合贵多少元?” 3.提出的问题固化单一 遇到关于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等类型的提出问题,学生头脑中只有加减乘除,认为只要能进行加减乘除的问题就是正确的。集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提出“小明的身高和李强的身高一共有多少厘米?”类似的无效问题,第二种是只会提出加减乘除类的问题。 通过与班级师生交流,查阅学习相关书籍、文献,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中教师未依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课堂教学需要依据学情,借助科学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缺乏了解、结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有效举措,以丰富的形式,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辨析“信息”、“问题”的概念。 2.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激学生有效问题提出的策略 课堂教学需利用对应、比较、分类等思想方法,结合知识点,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总结提出相应问题的方法。 3.课堂教学中教师未创设促进学生提出丰富有效问题的情景 课堂教学创设的情景与真实生活联系较少,学生不能真正的处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创新,思维受限,不灵活。 二、概念界定 (一)问题 问题是指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待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困境。格式塔心理学家邓克尔(K.Dunker)认为:当有机体具有一个目标但并不知道怎样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 (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指在一个独立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创造新问题或对已知数学问题的再阐述。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造潜能,为其终生学习和毕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也可以说,一个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思考价值才称得上是数学问题,它不等同于生活问题或一般问题。 三、研究综述 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国内外一直持续不断。如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对问题教学也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如国内张丹和吴正宪老师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中指出小学生具有在开放环境下提出问题和提出发展型问题的潜能,同时认为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陈伟兰老师在《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梳理出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模式为:创设疑问情景——培养质疑方法——重视“问后”评价。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查阅及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璀璨溡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