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处声迟情更多”;任务一    阅览资料,认识词人,了解文化。;;        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
     《词源》卷下说: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曳,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
         显然,由于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与小令相比慢词在音乐上的变化更加繁多,悠扬动听。于是,这也就适宜表达更为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个人情感。;词的流变:;3.花间词人(晚唐五代)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编成,共十卷,选录词人18位,凡500首,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此集崇尚雕饰、追求妩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代表词人温庭筠(《梦江南》)、韦庄(《菩萨蛮》)。;5.贵族词
      辞笔清丽、气度娴雅、言情缠绵。代表词人二晏(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张先、范仲淹、王安石等。;;柳永对词的贡献:;二、创“体”。
     1.丰富了词调。两宋词坛上,柳永创用词调最多。其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大多数是新流行的曲调。而现存宋代所用词调有880多种,其中有10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占宋代全部词调八分之一。
   2.大力创作慢词,共87调125首,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文人词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小令体制短小,容量有限;慢词篇幅较大,可扩充词的内容涵量,提高词的表现能力。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柳永发展慢词大体有四种方式:利用民间原有的词调; 旧曲新翻;由小令扩展为慢词,从短章铺衍为长篇; 自创新调。他还提高了词的表现技巧,以其高超的铺叙和白描手法,对后来词人创作影响深远。口语的使用,使词有了雅俗之分,丰富了词的艺术风格。;小结:柳词的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启示,苏词一方面力求突破“柳七郎风味”而自成一家;一方面又充分吸取柳词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一代词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一脉相承。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脱胎于柳词。北宋中后期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任务二    对标贡献,品鉴慢词;13;14;    铺叙:也即“赋”,铺陈。朱熹:“赋者,铺陈其事二直言之也。”铺叙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即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它是克服叙事概念化、简单化的诀窍之一。 多方铺叙: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二是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一、四个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二、三个角度: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
                      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
三、四种技法:白描、工笔、点染、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四、修辞+表现(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同感、设问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以乐衬哀)、侧面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典故表现手法。
;      本是国画术语。在古典诗歌中,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简言之:“点”是抽象的评点(旨意),“染”是具体的描述(渲染),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例: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对城市的描写;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3)从全篇看
;作业:你准备在课前演讲时介绍诗词中的“点染”手法,以下诗词中哪首适合作范例?
    (1)柳永《雨霖铃》(2)晏殊《蝶恋花》(3)李颀《送王昌龄》;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