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曲折历史的溶栓药“瑞替普酶”.docxVIP

具有曲折历史的溶栓药“瑞替普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具有曲折历史的溶栓药“瑞替普酶〃 近期关注瑞替普酶,因为涉及很多相关的公司,遂一一追查,发 现其无限曲折历史。 为简单起见,按照事情的历史顺序描述。 1德国的两个勃林格(Boehringer)公司 ? Boehringer Ingelheim 为什么要从这两个公司说起,因为后面皆要与这两个兄弟公司相 关。 -1817 年,Christian Friedrich Boehringer(CF 勃林格,爷爷)在 斯图加特创立公司,一开始是实验室,1859年增加制药业务; -1872 年,该公司由他儿子 Christoph Heinrich Boehringer(CH 勃林格,儿子)在德国Mannheim(曼海姆)继续开展,此即第一个勃林 格公司,勃林格曼海姆(Boehringer Mannheim ,也为德国宝灵曼公 司)。1882年,该公司传递给他的儿子Ernst Boehringer (恩斯特勃林 格,孙子);后来由恩格尔霍恩家族控制(Corange公司)。1997年,勃 林格-曼海姆的母公司Corange被恩格尔霍恩家族卖给罗氏,成为罗 氏诊断部门。 -CH勃林格的另一个儿子Albert Boehringer(阿尔伯特勃林格,孙 子),1885年在莱茵河畔殷格翰成立化工厂,此即第二个勃林格公司,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不过当时不是这个名字,而 是用其爸爸CH勃林格的名称命名,CH Boehringer Sohn(CHBS ,即 CH勃林格的儿子)。1960年代,为了区分两个勃林格,分别叫做勃林 格曼海姆和勃林格殷格翰。 2 1987年,基因泰克阿替普酶上市。 3 1989年,基因泰克和勃林格殷格翰达成合作推广协议,勃林格 殷格翰负责该产品在除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以外市场的推广。 4 1996年,勃林格曼海姆发明的瑞替普酶在美国获批。瑞替普酶 (357个氨基酸)是阿替普酶(527个氨基酸)类似物,其半衰期更长,效 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1996年,基因泰克起诉勃林格曼海姆的瑞替普酶侵权其阿替普酶 相关专利。 5 1997年,罗氏收购勃林格曼海姆的母公司Corange ,获得瑞替 普酶。 但是,罗氏早在1990年就参股并控股基因泰克,因为基因泰克早 在1987年就已经拥有另外一个溶栓药阿替普酶。这样,相当于罗氏在 美国市场完全完全拥有两个溶栓药物,垄断该市场,美国联邦贸易委 员会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罗氏被迫转让瑞替普酶。 1997年,基因泰克保卫了勃林格曼海姆对其阿替普酶专利的挑战。 6 1998年,Centocor以3.5亿美元现金获得瑞替普酶在美国和 加拿大的市场权益;而罗氏继续拥有美加以外的市场。该公司当年被 强生(JJ)并购。 1998年,基因泰克起诉Centocor进口并在美国销售瑞替普酶侵 犯其专利。 03年Centocor的该产品销售达到1亿美元;04年大约5500万 美元。 结果,基因泰克和Centocor在美加市场竞争;勃林格殷格翰和罗 氏(勃林格曼海姆)在美国以外市场竞争。 05年Centocor将该产品权益卖给ESP公司(该公司旋即被PDL 收购),价格为L1亿美元。以后销售逐步下降,至07年的时候只有 2200万美元。 07年PDL公司将该权益转给EKR公司,08年完成交易。 2012年,EKR公司被Cornerstone公司收购。报道说 Cornerstone计划重新向FDA提交新的原料供应商,以在2013年重 新上市。这说明在2009-2012年,该产品在美国几乎没有生产和销售。 7 1999年,罗氏对基因泰克行权,控股基因泰克。当年6月,罗 氏让基因泰克撤销对Centocor的起诉,并且在欧洲的维权也偃旗息鼓。 8 2007年,罗氏将瑞替普酶美加以外的所有权益卖给Actavis公 司(除了少数市场),旨在聚焦于诊断领域。而Actavis早在1997年就 最早在法国上市该产品(也许在罗氏收购勃林格曼海姆之前)0 因此,瑞替普酶目前主要由Cornerstone公司(美国和加拿大)和 Actavis(北美以外市场)拥有和经营。 这一类药物在国外发展、销售及趋势?瑞替普酶为什么黯淡? 在国外,同样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基因泰克的阿替 普酶/替耐替普酶2012年销售5.84亿美元,是罗氏的重要产品;而瑞 替普酶却落得目前几乎零销售的命运,这其中缘由,与药物品质无关, 主要命运不佳,运气不好。 追踪这两个产品的命运历程可以发现,瑞替普酶表现黯淡的根本 原因没有稳定的、实力强大的营销公司。该产品自从1996年上市以来 至2012年共辗转10个不同公司,这些公司营销能力逐渐减弱;并且 遭到罗氏/基因泰克/柏林格殷格翰的强有力竞争。 该产品早期在Centocor公司的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