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道译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外篇 天道第十三 [题解]   《在宥》篇讲,“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 道也;臣者,人道也。”本篇基本上是对这一思想的论述与发挥,从天道与人 道关系方面阐述庄子的政治思想。全篇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阐述天道虚静无为,与圣道、帝道相通。能以虚静无为为宗本, 则可“推于天地,通于万物”,得“天乐”,与天相合。第二段,从“夫帝王 之德”至“非上之所以畜下也”一大段,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主帐,认为 道德仁义、形名赏罚等,以及上下尊卑等级,都属人道,它与天道是一致的, 表现为本末君臣关系,也是治所需要的。其说近于黄老,有人以为后学所加。 第三段,以尧舜对话形式,表达天德无为,如日月照耀,四时运行,昼夜更 替,云,行雨施一样,是一种自然运行过程。帝王应去掉世俗的粘滞缠绕,循 性无为,效法天德。第四段,老子批评孔子倡导仁义;只会扰乱人性。天地万 物是自然有序的,人只要“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对外界不加干扰,就自会 实现理想境界。第五段,通过老子批评士成绩的言行,讲述得道之人,已经摆 脱对神圣智巧的追求,不受外界毁誉之影响,保持心性与行为仪容的恒常统 一。第六段,阐述道无所不包又幽深莫测,圣人体道治世,“外天地,遗万 物”,退仁义,弃礼乐,持守本真而内心安定。第七段,文字语言皆为糟粕, 1 真意不可言传。道是超越形色名声的,不在文字语言之中,讲说于人的都不是 真道,真道不靠言论,只能玄观体悟。   天道运而无所积(1),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2);圣道运而 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3),其自为也, 昧然无不静者矣(4)。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 (5),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6),平中准(7),大匠取法焉(8)。水静犹明,而 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9),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 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10)。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 (11)。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12)。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 (13)。无为则俞俞(14),俞俞者忧患不能处(15),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 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16),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 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上之道也(17)。以此退居 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18);以此进为而抚世(19),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 而圣,动而王(20),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 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21),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22),与人和者也。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23)!吾师 乎!韰万物而不为戾(24),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25),覆载 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26),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 (27),其死也物化(28),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29).故知天乐者,无天 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30),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 2 天下(31); 其鬼不祟(32),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 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33)。”    [注释]   (1)天道:与人道相对,是中国古代含义宽泛的哲学范畴,一些唯物主义哲 学家把它归结为天象运行,四时更迭,风雨寒暑等变化规律,与人事无涉。一 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则认为,天道是神意的体现,并与人事相互感应,庄子认为 天道是自然界无意识无目的运行,是无欲无为的。积:停滞。   (2)帝道:帝工之道。与后面的圣道同效法天道,二者区别在于,帝是有位 的,掌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力,可以直接推行其道。圣则是无位的素王,通过他 的学说和道德发生影响,归:归附。   (3)六通:四方上下无不畅通。四辟:春夏秋冬无时不开辟,六通四辟:形 容于帝王之道全面通晓。   (4)昧然:暗昧不觉。   (5)饶:通挠,搅乱也。   (6)烛:照。 3   (7)平中准,水面平静,与水准仪器相符合。中(zhong),符合。准,测 水平仪器。   (8)大匠取法:高明的木匠师傅效法它作成测量平面的器具。   (9)鉴:镜。   (10)休:栖止。这句的意思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帝王圣人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