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王畿字汝中,别号龙溪,浙之山阴人。弱冠举於乡,嘉靖癸未下第归而受
业於文成。丙戌试期,遂不欲往。文成曰:“吾非以一第为子荣也,顾吾之
学,疑信者半,子之京师,可以发明耳。”先生乃行,中是年会试。时当国者
不说学,先生谓钱绪山曰:“此岂吾与子仕之时也?”皆不廷试而归。文成门
人益进,不能授,多使之见先生与绪山。先生和易宛转,门人日亲。文成征
思、田,先生送至严滩而别。明年,文成卒於南安。先生方赴廷试,闻之,奔
丧至广信,斩衰以毕葬事,而后心丧。壬辰,始廷对。授南京职方主事,寻以
病归。起原官,稍迁至武选郎中。时相夏贵溪恶之。三殿灾,吏科都给事中戚
贤上疏,言先生学有渊源,可备顾问。贵溪草制:“伪学小人,党同妄荐。”
谪贤外任。先生因再疏乞休而归。踰年,当考察,南考功薛方山与先生学术不
同,欲借先生以正学术,遂填察典。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
及吴、楚、闽、越、江、浙,皆不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年八十,犹周
流不倦。万历癸未六月七日卒,年八十六。
《天泉证道记》谓师门教法,每提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
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绪山以为定本,不可移易。先生
谓之权法,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
心,则意知物俱是无善无恶。相与质之阳明,阳明曰:“吾教法原有此两种,
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者,即本体便是工
夫,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者,须用为善去恶工夫以渐复其本体也。”自此印
正,而先生之论大抵归於四无。以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从心上
立根,无善无恶之心即是无善无恶之意,是先天统后天。从意上立根,不免有
1
善恶两端之决择,而心亦不能无杂,是后天复先天。此先生论学大节目,传之
海内而学者不能无疑。以四有论之,惟善是心所固有,故意知物之善从中而
发,恶从外而来。若心体既无善恶,则意知物之恶固妄也,善亦妄也。工夫既
妄,安得谓之复还本体。斯言也,於阳明平日之言无所考见,独先生言之耳。
然先生他日答吴悟斋云:“至善无恶者心之体也,有善有恶者意之动也,知善
知恶者良知也,为善去恶者格物也。”此其说已不能归一矣。 以四无论
之,《大学》正心之功从诚意入手,今曰从心上立根,是可以无事乎意矣!而
意上立根者为中下人而设,将《大学》有此两样工夫欤?抑止为中下人立教
乎?先生谓“良知原是无中生有,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即是
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自能收敛,不须更主於收敛,自能发散,不
须更期於发散,当下现成,不假工夫修整而后得。致良知原为未悟者设,信得
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以笃信谨
守,一切矜名饰行之事,皆是犯手做作,唐荆川谓先生“笃於自信,不为形之
防,包荒为大,无净秽之择,故世之议先生者不一而足。”夫良知既为知觉之
流行,不落方所,不可典要,一着工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不得不近於
禅。流行即是主宰,悬崖撒手,茫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不得不近於
老。虽云真性流行,自见天则,而於儒者之矩矱,未免有出入矣。然先生亲承
阳明末命,其微言往往而在。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
为学术之盛衰因之,慈湖决象山之澜,而先生疏河导源,於文成之学,固多所
发明也。
语录
2
先师尝谓人曰:“戒慎恐惧是本体,不不闻是工夫。”戒慎恐惧若非本
体,於本体上便生障碍;不不闻若非工夫,於一切处尽成支离。
今人讲学,以神明为极精,开口便说性说命;以日用饮食声色货利为极
粗,人面前不肯出口,不知讲解得性命到入微处,意见盘桓只是比拟卜度,於
本来生机了不相干,终成俗学。若能於日用货色上料理,时时以天则应之,超
脱净尽,乃见定力。
朋友有守一念灵明处,认为戒惧工夫,纔涉言语应接,所守工夫便觉散
缓。此是分了内外。灵明无内外,无方所,戒惧亦无内外,无方所,识得本
体,原是变动不居,虽终日变化云为,莫非本体之周流矣。(以上《元会
纪》)
圣人所以为圣,精神命脉全体内用,不求知於人,故常常自见己过,不自
满假,日进於无疆。乡愿惟以媚世为心,全体精神尽从外面照管,故自以为是
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梅纯甫问答》)
致良知只是虚心应物,使人人各得尽其情,能刚能柔,触机而应,迎刃而
解,如明镜当空妍媸自辨,方是经纶手段。纔有些子才智伎俩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