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下第24课《河中石兽》.pdfVIP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下第24课《河中石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七下第 24 课《河中石兽》 1. 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 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 啮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 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小题 1】 1.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阅十余岁 阅:经过 ,经历 B. 竟不可得 竟:竟然 C. 转转不 已 已 :停止 D. 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 :于是 【小题 2】 1. 对 “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 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C. 你们这些人不能 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D. 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小题 3】 1. 下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条理清晰 ,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B. 本文语言平易 ,风格简淡 ,叙述精 到明快 ,没有多余的修饰。 C. 本文作者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 ,平而不板。 D. 本文寓意于 事 ,立意高远 ,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 ,纪昀(1724 -1805 )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A 【小题3】 D [解析] 【小题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 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 文言词语。B 项的解释有误,“竟”在这里是“最终”的意思。 【小题2】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 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 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尔辈”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人”,“究”是 “探求”的意思,“物理”指“事物的道理”,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 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 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达到词达句顺。 【小题3】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 内容 ,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D 项有误,作者不 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 ,而是讲述寻找石兽的几种思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年代:清 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 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 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 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 (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 , 石兽埋没在沙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