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酬和类(含解析).docxVIP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酬和类(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①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①题中“和”,读hè,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 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 C.“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间之长。 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4.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到“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词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诗开头写地点“妆楼”,暗示是青年女子,第二句点出女子神态,正面写出其愁绪。 B.“思量何事不回头”一句给全诗带来神秘感,“思量何事”“为何不回头”,令人回味无穷。 C.刘诗“宜面”意为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有匀称和谐之美,说明女子装扮认真、讲究。 D.刘诗后两句尤为生动,女子开心地数着花朵,沉醉于春光,连蜻蜓飞上头也没有察觉。 6.有人认为刘诗比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③?却忆安石④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⑤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②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③喷霜竹:指吹箫。④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⑤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解”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 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 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 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 8.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再次韵寄子由 黄庭坚 想见苏耽①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 骐驎②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③。 风雨极知鸡自晓④,雪霜宁与菌争年⑤。 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 【注】①苏耽:汉代末期人,据传在马岭山得道成仙。②骐驎(lín):良马、千里马,比喻贤人志士。③出自《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④出自《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⑤出自《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耽指苏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