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入門;1.1 緒論;1.2 一些名詞之非正式定義;4;5;6;1.3 方法簡介;1.4 各章大綱;1.5 你的經濟學背景為何? ;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入門;2.1 緒論;2.2 生產函數;2.2.1 函數特性;14;15;16;2.2.2 經濟利益的數量;2.2.2 經濟利益的數量;19;規模報酬;2.2.3 案例說明;2.2.3 案例說明;2.2.4 短期生產函數;24;2.3 轉換函數;2.4 成本函數;2.4.1 案例說明;2.4.1 案例說明;29;2.4.2 成本函數特性;2.4.3 投入需求函數導出條件;2.4.3 投入需求函數導出條件;2.4.4 短期成本函數;2.4.5 邊際成本及平均成本;35;2.4.6 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2.4.6 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2.5 收益函數;2.5 收益函數;2.6 利潤函數;41;42;43;2.7 小結;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入門;3.1 緒論;3.2 生產技術之集合理論探討;3.2.1 產出集合;3.2.2 投入集合;3.2.3 生產可能曲線與收益極大化之探討;51;52;53;3.3 產出及投入距離函數;3.3.1 產出距離函數;56;3.3.2 投入距離函數;58;3.4 使用距離、成本及收益函數衡量效率;3.4.1 投入導向衡量法;3.4.1 投入導向衡量法;62;63;3.4.2 產出導向衡量法;65;3.4.2 產出導向衡量法;3.4.3 規模效率;68;69;3.5 衡量生產力及生產力變化;3.5.1 生產力衡量及生產力水準比較;3.5.1 生產力衡量及生產力水準比較;3.5.2. 生產力變化及總要素生產力指數衡量;Hicks-Moorsteen總要素生產力(HM TFP)指數;植基於利潤率之總要素生產力指數;麥氏總要素生產力指數;產出導向總要素生產力指數;投入導向總要素生產力指數;麥氏總要素生產力指數與導向設定;麥氏生產力指數與技術無效率;81;從不同的生產力變動來源衡量總要素生產力;總要素生產力變動量測之重要特性;3.6 小結;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入門;4.1 緒論;4.2 概念架構與符號;4.3 價格指數方程式;4.3 價格指數方程式;4.4 數量指數;4.4.1 直接途徑;4.4.2 間接途徑;4.5 指數的特性:檢定途徑;4.5 指數的特性:檢定途徑;4.6 經濟理論探討;4.6.1 產出價格指數;97;98;4.6.1 產出價格指數;4.6.1 產出價格指數;4.6.1 產出價格指數;4.6.2 投入價格指數;103;4.6.2 投入價格指數;4.6.2 投入價格指數;4.6.3 產出數量指數;4.6.3 產出數量指數;4.6.4 投入數量指數;109;110;表4.2b 產出價格指數與數量指數的SHAZAM結果;4.8 多邊比較的遞移性;4.8 多邊比較的遞移性;4.9 使用指數衡量總要素生產力變動;4.9.1 雙邊比較;4.9.1 雙邊比較;4.9.2 多邊生產力比較;118;4.9.3 簡單數字舉例:總要素生產力計算;;;;4.10 實例應用:澳洲國家鐵路;;;;127;4.11 小結;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入門;5.1 緒論;5.2 產出變數;5.2 產出變數;5.2 產出變數;5.2 產出變數;5.2 產出變數;5.3 投入變數;5.3 投入變數;5.3 投入變數;永久存貨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 PIM);永久存貨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 PIM);各種資本數量之衡量;資本服務之衡量;資本使用者成本的決定;不同資產之加總;能源、原料與購買服務;購買服務與外包;5.4 價格;5.5 跨期的比較;5.6 部門的產出加總與整體經濟比較;5.7 跨國生產力比較;5.8 資料編輯與誤差;5.9 小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