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史—绪论第1页/共52页第2页/共52页二、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 建筑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我们说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第3页/共52页三、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 用材以木料为主要结构材料,土、竹、砖、石为补充材料。一座建筑的形成是以选用的材料来确定其结构形式,从而产生形式上的特征。(二) 结构形式:[抬梁式] 沿进深方向布置石柱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瓜柱上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穿斗式] 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穿较小,柱头上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井干式] 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如今很少。第4页/共52页第5页/共52页第6页/共52页第7页/共52页[主要构件][拱] 建筑中多作砖拱、无梁殿,石拱用于城与墓。 [斗拱]承重及过渡构件。第8页/共52页第9页/共52页第10页/共52页第11页/共52页第12页/共52页第13页/共52页第14页/共52页第15页/共52页第16页/共52页第17页/共52页第18页/共52页第19页/共52页第20页/共52页(三)、立面 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第21页/共52页1. 屋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级较高的用重檐: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第22页/共52页第23页/共52页第24页/共52页第25页/共52页2. 台基(阶基): 建筑外型的显著轮廓第26页/共52页第27页/共52页3. 墙身: 正面少用墙,左右为山墙第28页/共52页第29页/共52页第30页/共52页第31页/共52页第32页/共52页四、平面以间为基本单元组成一栋建筑。间: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面积。第33页/共52页尽间 梢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梢间尽间第34页/共52页(五)、总体布局 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1. 绝对对称-中尊意识 2.绝对自由-接近自然,天人合一 第35页/共52页第36页/共52页第37页/共52页第38页/共52页第39页/共52页(六)、色彩及装饰 第40页/共52页第41页/共52页第42页/共52页第43页/共52页(七)、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 1. 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2. 抗地震性能好,墙倒屋不塌。3.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4. 取材方便,加工容易。5. 不耐火,不耐潮湿,易腐蚀、虫蛀。 第44页/共52页四、中国古典建筑的价值结构体系完善,构造规范严密,类型丰富,可满足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有极大的生命力东方建筑体系的始祖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理论 (主要建筑著书有:《考工记》、《营造法式》、《梓人造制》、《鲁班经》、《园冶》、《工程做法》等)第45页/共52页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宫殿坛庙民居宗教建筑陵墓第46页/共52页五、《中国建筑史》的分期 1. 古代史(BC270万年—1840年) 2. 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3.现代史 1949年——今回顾 第47页/共52页六、中国通史回顾 ?(一)、 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BC270万年—BC1万年(1)早期:BC270万年—BC10万年(2)中期:BC10万年—BC5万年(3)晚期:BC5万年—BC3万年2. 中石器时代:BC3万年—BC1万年3. 新石器时代:BC1万年—4000年前(1)?.? 仰韶文化时期:7000—5000年前(2)?. 龙山文化时期:4000年前第48页/共52页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476年,约1600年)1.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2.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3.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4.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第49页/共52页(三)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先后2315年) 1. 前期:公元前475年—公元580年, 包括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2. 中期: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包括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3. 后期:公元1278年—公元1840年, 包括元、明、清。第50页/共52页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萌芽阶段夏、商、周时期——初步形成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基本定型隋唐至宋——成熟兴盛元、明、清——持续发展后渐趋衰落第51页/共52页七、学好中国建筑历史 1.认真听课,作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2.注意整理中国古建筑中的之最3.注意整理各朝代的建筑风格4.注意某些建筑的演变过程5.重要都城的布局特点6.重要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特点7.斗拱的构造组成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