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谷丙转氨酶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的测定;实验目的;酶反应速度;测定方法;二、酶活力单位及比活; ALT活性测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一是卡门氏(Karman)分光光度法,二是比色测定法。; 由于NAD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的吸收峰,因此ALT的活性可通过NADH的消失量,即根据340nm处光密度值的减少量间接作出定量测定。ALT活性的K洲an氏单位的定义是:在分光光度法规定的条件(karman分光光度计,25℃,340nm,光径1km)下,1毫升血清每分钟使光密度值降低0.001时为1单位。这一方法特异性高,不受限制和干扰,因而准确性高。但是此法除加入ALT底物外,还需加人LDH和NADH,又需用分光光度计,因此不易为一般临床化验室推广。; 比色测定法目前国内采用三种方法,即金氏法(King法)、穆氏法(Mohun法)和赖氏法(Reitman一Frankel法)。其原理完全相同。; 此外,这三种方法中所用试剂、操作步骤及作用温度等均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作用时间:King法60min,Mohun法和Reitman—Frankel法30min。因此它们的单位定义和标准曲线制备也不同。King法单位定义是:每100ml血清在37℃条件下与底物作用60min,生成1微克分子丙酮酸为1单位。Mohun法单位定义是:每毫升血清在pH=7.4,37℃条件下与底物作用30min,每生成2.5微克丙酮酸为1单位。Reitman—Frankel法的单位是根据比色法所得光密度值与分光光度法作对比测定求得,因此其单位值与Karman单位相同。本实验采用Mohun法。;【试剂】;(1)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KH2PO4(A.R)13.614g,用重蒸馏水溶解后转人1000ml容量瓶中,再用重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2)O.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无水Na2HPO4(A.R)14.196g,用重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 000ml容量瓶中,再用重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3.ALT底物液;【操作】; 取干燥洁净试管9支,编号,在1~8号管中依次加入上述稀释的1~8号丙酮酸标准液0.1ml,在9号管中加人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0.1mI,再下表操作。; 各管混匀,置37℃水浴保温20min,取出加0.4mol/L NaOH混匀,于lOmin后在30min内用520nm波长比色,用空白管(第9号管)调节零点,测定各管吸光度值。以各管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各管中丙酮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酶活??的测定;实验数据及结果 ALT=(A1-A2)/(A3-A4)×20/2.5×1/0.1 Mohun单位的定义: 每ml血清在37℃、PH7.4下与底物作用30min,每生成2.5μg丙酮酸为1 Mohun单位。 (1)血清标本不宜溶血,且最好在采血之当日进行测定。 (2)在操作时应准确掌握E作用时间、温度及试剂的pH 。 (3)若所得吸光度读数超过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表示酶活性过高.需将样品稀释后再行测定。;临床意义;实验讨论; 赖氏法在终止酶反应后,呈色反应中不仅酶作用产物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形成苯腙而呈色,而且底物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形成苯腙而呈色,尽管二者在500-520nm处光吸收有较大差异,但这种呈色反应的非特异性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赖氏法使用的底物浓度很低,与酶促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相差甚远。在两种底物浓度中尤显偏低的是α-酮戊二酸(2mmol/L),在此浓度下,酶促反应只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65%左右,由于底物浓度的明显不足使的酶促反应产生丙酮酸的量与酶活性间不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2,4-二硝基苯肼本身在碱性溶液中也能显色,为了降低空白读数,反应时不得不使用较低的2,4-二硝基苯肼(1mmol/L),相当于反应液中酮酸的浓度(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总浓度为2mmol/L)的1/2。按反应方程式,一分子酮酸与一分子2,4-二硝基苯肼生成相应的苯腙,但至少有半量的酮酸没有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在酶反应后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与2,4-二硝基苯肼形成苯腙呈色存在着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机率问题,据信这是赖氏法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另外,2,4-二硝基苯肼浓度低也是使显色反应的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之一。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