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部固定 胸部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肋骨骨折固定(同胸部外伤包扎) 四肢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 肘关节固定 尺桡骨骨折固定 指骨骨折固定 股骨骨折固定 胫腓骨骨折固定 颈椎骨折固定 外伤救护四技术 止血、包扎 固定、搬运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时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及时准确的现场急救、处理、安全迅速的转运密切相关。正确的现场急救能减轻伤者的痛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为医院的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培训,学习和掌握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外伤救护四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现场急救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先止血后包扎, 再固定后搬运。 创伤的原因 1.交通伤:现代创伤以严重创伤、多发伤和同时多人受伤为特点,常造成骨折,脊椎损伤等严重损伤。 2.坠落伤:高层建筑增多,此伤逐年增加,以脊柱、骨盆骨折; 颅脑、内脏损伤为主, 3.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导致肢体开放性损伤,断 肢、指,撕脱伤。 4.锐器伤:伤口深,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 5.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等骨折。 6.火器伤:伤口小,伤口深,造成深部组织、器官损伤严重。 一、常用止血术 (一)出血有关常识 1、出血的种类有哪些? 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持续缓慢不断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从创面渗出,危险性小。 一、常用止血术 (一)出血有关常识 2、失血有哪些表现呢?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就有生命危险。 一、常用止血术 (一)出血有关常识 3、怎样判断出血量? 当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时,伤病员会出现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心慌等症状,且脉博快达每分钟100次以上。 若继续失血则使大脑的血供减少,出现头昏、眼花、晕厥、四肢无力。严重的大出血患者会出现休克、血压下降,很快神志不清,濒临死亡。? 一、常用止血术 (一)出血有关常识 4、外伤出血后为什么要尽快止血呢? 出血可分为: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微血管出血。 指压止血 头顶部出血:伤侧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 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死。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 头皮出血: 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腋窝和肩部出血: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压迫锁骨下A。 上臂出血:患肢抬高,用另一手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手掌出血: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桡动脉 下肢出血:用两手拇指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下方的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指压止血 指压止血 手指止血 足背、胫后动脉压迫法 足部出血——足背动脉(足背皮肤皱纹中点,压向跖骨)与胫后动脉(跟骨和内踝之间,压向跟骨) 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加压包扎止血 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方法: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为宜。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用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布条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绞紧固定。 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前臂和小腿不宜扎止血带,上臂避免扎在中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 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必须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衬垫垫上。 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