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水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本身。它独特的魔力刺激着他的头脑,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1 海岸植物群落特征
1.1 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特征
滨水区是位于水域与陆地两个生态系统的边界处, 在生态学上称为生态交错带
1.2 突出其景观性
滨水区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相比, 要突出其三个基本属性:一要突出其生态性, 即生态价值;二要突出其美观性, 即景观价值;三要突出其可入性, 即实用价值。滨水绿化配置要合理选择树种, 优先选用耐涝树种, 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结合, 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 使人们一年四季均可以欣赏群落的美丽姿态。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系列理想的休闲场所, 为城市提供亮丽的风景线。
2 滨海植物的种植
2.1 水体色彩与东南角色彩的变化
众所周知, 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感受。滨水区景观的自然色彩除植物色彩外, 还有水体和天际的色彩。其中, 营造水体和天空的色彩变化, 相对于营造植物色彩要困难得多。所以, 滨水区景观跃动的色彩主要切入点应该是植物造景。
2.1.1 彩叶植物
在配置时多运用色叶树种, 色叶树种可以丰富色相的变化, 打破视觉的单调;色叶树种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性, 立体感和动感
2.1.2 观花植物的选择
花与果是植物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广州西关留下的诗句“一湾春水绿, 两岸荔枝红”就是这种写照。人们在游览时, 花果植物往往成为驻足、休息、留影之处。因此, 适当增加花果植物, 对于小型景点的营造和突出,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花植物包括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黄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软枝黄婵 (Allamanda cathartica) 、狗牙花 (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Gouyahua’) 、黄槿 (Hibiscus tiliaceus) 等;观果类有龙眼 (Dimocarpus longan) 、果 (Mangifera indica) 、香蕉 (Musa nana) 、胡颓子 (Elaeagnus pungens) 和荔枝 (Litchi chinensis) 等。
2.1.3 花文化上的应用
增加草本花卉的应用。草花色彩多变, 绚丽夺目, 可以营造热烈喜庆、美好和谐的气氛。除此以外, 草花的应用应从花文化上考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 中国的花文化植根于绚丽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审美意识中必然跳动着中华文化的脉搏
2.2 植物的天际线和围合感
滨水植物景观的线条变化是由植物外形控制的。树形是植物造景的基本要素之一, 由其形成的天际线和围合感就是重要的景观。外形不同的各种树木通过巧妙配植, 可形成韵律感、层次感、均衡感等艺术组景效果
2.3 疏林式和郁闭式的植物带
缺乏变化的景观让人感觉单调乏味。在滨水植物的配置过程中, 疏密变化可以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如开敞式的植被带主要由草坪和地被植物构成, 强调游人的可入性, 旨在形成一种明快、通透性强的虚空间;疏林式的植物带由乔灌木组成半开敞式的空间, 由于具有一定的遮荫作用, 可以弥补开敞式植被带夏季过于炎热的缺陷, 并且可以形成虚实交错, 光影琉璃的效果;郁闭式的植物带由复合式植物群落形成的密闭空间, 密林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 是林间漫步、寻幽探险、享受自然野趣的场所。在生态上, 郁闭型密林具有强大的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等作用
2.4 植物空间的关闭
在考虑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还要考虑在城市滨水区由内向外观赏的效果。
2.4.1 水面植物
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是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关键点。对于自然驳岸, 这类驳岸通常向水域延伸, 考虑生态式的过渡方式, 如在湖岸交界处种植鸢尾、美人蕉 (Canna indica) 、千屈菜等植物, 慢慢向水面过渡, 宛如一片绿色的地毯, 弱化陆地与水域的交界 (图3) 。而与水面有一定高差的驳岸, 则可以考虑在驳岸处种植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虾仔花 (Woodfordia fruticosa) 等下垂植物, 在此同时, 还可在水岸边种植如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香蒲 (Typha orientalis) 、菖蒲 (Acorus calamus) 等向上伸展的植物, 与驳岸上的垂枝植物相呼应, 增加水面与地面之间的联系。
2.4.2 丰富立面景观
视线处的空间也是造景要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 此处要注重伸展性植物和垂直性植物的应用, 尤其应考虑框景的造景方式以及动势的形式美法则。例如在视线处种植亲水且下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