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儿科病症.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针灸治疗儿科病症 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清热熄风、豁痰开窍,镇惊宁神,只针不灸,泻法。处方:水沟、中冲、合谷、太冲方义:合谷、太冲——开四关,通行气血,熄风镇惊 加减:外感时邪:外关、风池;痰热内蕴:中脘、丰隆;暴受惊恐:印堂、承浆;高热:大椎、曲 池;头痛:印堂、太阳;牙关紧闭:下关、颊车;角弓反张:大椎、筋缩。操作:中冲、大椎可点刺放血。灯火灸。第三页,共33页。3 三、治疗方法第四页,共33页。4(二)其他疗法1、指针:2、三棱针:十宣穴或十二井穴3、耳针: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 第三节 厌食一、概述定义: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原因:(1)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炎、肝炎、便秘(2)全身性疾病:贫血、结核病(3)家长喂养不当(4)偏食、好吃零食、甜食,过食冷饮。现代研究证明,锌缺乏有关。 病因病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或饮食不调,或病后失养,脾胃功能受损,受纳运化失常所致。第五页,共33页。5 二、临床表现第六页,共33页。6长期食欲不振,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形体偏瘦,面色少华,但精神尚好。病程日久则形体瘦弱,体重减轻,精神疲惫,抗病能力差。辨证分型:脾胃虚弱:大便多不成形或夹有不消化食物脾胃不和:面色少华胃阴不足:口干,多饮,烦热不安,便干肝旺脾虚:好动多啼,性躁易怒 三、治疗方法第七页,共33页。7(一)基本治疗治则:和胃健脾、益气养阴,以任脉、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虚补,或平补平泻。处方:中脘、建里、梁门、足三里方义: 加减: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脾胃不和:内关、公孙;胃阴不足:三阴交、内庭;肝旺脾虚:太冲、太白。操作: 三、治疗方法第八页,共33页。8(二)其他疗法1、耳针:胃、脾、大肠、小肠、神门、皮质下2、穴位注射:足三里药物: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3、脐疗: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g,炒莱菔子6g,炒鸡内金5g,共研细粉,加淀粉1-3g,用白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脐上,用绷带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临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九页,共33页。9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较易患脾胃病证,若专用补益,易于阻滞气机;峻削消导又损伤脾之正气。故厌食的治疗原则,以和为贵,以运为健,关键在运脾而不在补脾。 注重饮食调节。少食糖类、煎炸、粘腻、炒香食物。 厌食还及营养素的缺乏有关,如维生素B1缺乏时肠蠕动减少,食欲就会下降;赖氨酸会引起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也会造成食欲下降。 临床常见的十大原因第十页,共33页。1、常独自一人让孩子先吃,不及家人一起进食,1没0有饮食气氛。 2、孩子进食时,父母或他人过分紧张地注视看,造成小儿紧张。 3、用种种许诺诱惑或小儿进食时用玩具逗小儿,降低了进食兴趣。 4、孩子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边吃边看电视或画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响消化功能。 5、孩子拒食时,家长强迫其进食,造成孩子没有正常的饥饿感,不能引起食欲。 临床常见的十大原因6、过量给孩子吃自认为高营养的食物,不注意变换食品花样,忽视了食品的多样性,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 7、让孩子乱吃零食,特别是在饭前让孩子吃冰淇淋、巧克力等零食,使孩子食欲下降。 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饭菜,弄脏衣服和居室,不让孩子自己进食,使孩子食欲下降。 9、父母在喂孩子饭时,催着孩子快嚼,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发脾气,或用威胁的口吻及方式强迫喂养,孩子十分反感。 10、进食时父母唠叨不休,数落孩子的错误,造成气氛紧张或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第十一页,共33页。11 第四节 疳证第十二页,共33页。一、概述定12义:由于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受损,影响 小儿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多见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因: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断乳过早、挑食、偏食、恣食香甜肥甘。 病机:脾胃的运化功能受损,生化乏源,气血虚衰,津液干涸,脏腑、肌肉、筋骨、皮毛失于濡养。钱乙曰:“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二、临床表现第十三页,共33页。1主3症:小儿面黄肌瘦,头发稀疏焦枯,腹部膨隆、精神疲惫,饮食反常,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辨证分型:疳气:初期。症状较轻。形体略见消瘦。疳积:中期。饮食反常,形体明显消瘦。 干疳:后期。精神萎靡,极度消瘦。 三、治疗方法第十四页,共33页。1(4一)基本治疗治则:健运脾胃、补益气血、消积导滞,针灸 并用,平补平泻。处方:四缝、中脘、足三里、脾俞方义:四缝-治疗疳证经验效穴 加减:疳气:章门、胃俞;疳积:建里、天枢、三阴交;干疳:肝俞、膈俞;虫疾:百虫窠。 操作:四缝四缝穴应在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黄水或乳白色粘液。 三、治疗方法第十五页,共33页。1(5二)其他治疗1、捏脊:2、皮肤针:3、穴位割治: 临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十六页,共33页。1重6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调补脾胃,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和

文档评论(0)

158****01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