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导学案(含答案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杜甫诗五首 一个小石头 山野中的一颗漂亮的小玉石,很敬羡被运到城市里做了珠宝的翡 翠玛瑙。此后它也被运到城里,却和一般小石子一同铺成了路。有一 天,一位贵夫人的一枚小宝石丢落在它身旁,小玉石敬羡地说:“你 有多幸福呀,每日光彩照人!”小宝石说:“我有什么好呀,被打磨得 失掉了本性,成天被人玩弄,我倒敬羡你呢!”话音刚落,小宝石就 被人捡走了。小玉石若有所悟,此后此后生活得很快乐、高兴。 微感言: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赏读: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自己的父亲母亲,出外要尊敬自己 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仁爱大众,亲密有仁德的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赏读: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他人不理解自己,愁的应当是自己不认识他人。”怕他人不认识自己的人,要么是怕他人不认识自己多么优异,这样的人是自负,要么是怕他人不认识自己多么冤枉,这样的人是自怜。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艺文类聚》卷四 赏读:经过瓜田时,不要哈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边,不要举手整理帽子,省得他人思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简单发生嫌疑的地方。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可以,则劝。——《论 语》 赏读: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顺起来。你孝敬父亲母亲,慈祥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悉心全力了。你提携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相互劝勉了。” 一、作者视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以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 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伤时感事,人 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深,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代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老迈别》《无家别》)等。 二、写作背景 《月夜》: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廊州(今陕西富县),借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隔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劳,但不幸为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软禁。一个月 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哀江头》: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季,杜甫走开鄜州去投靠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捕获,带到陷落了的长安。旧地重 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心里是十分难过的。第二年春季,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触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切记录。诗中表达出他真挚的爱国激情,也表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这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蜀相》: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季,安史之乱仍未停息,唐王朝仍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唐肃宗相信宦官,猜疑如杜甫这样真切伤时感事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宦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诗人流浪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谈及家事、国事均内心不安,愁闷徘徊。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誉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此中最有名的一首。 《又呈吴郎》: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浪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这首诗中,诗人经过劝告吴郎让老太婆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怀和深厚的怜悯。 《登岳阳楼》:唐朝宗大历三年(768)以后,杜甫出峡流浪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土,触景感怀之作。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限制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光景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凄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出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交融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广博深远的境界。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 鄜州( ) (2)云鬟( ) (3)虚幌( ) . . . (4) 嚼啮( ) (5)明眸皓齿( )(6)柏森森( ) .. . . 戎马 (7).( 答案(1)f  ū  天寒地坼 )(8).( ) (2)huán(3)huǎnɡ(4)ji  áoniè (5)móu(6)bǎi(7)rónɡ(8)chè 2、词语释义 (1) 遥 怜 小 儿 女 , 未 解 忆 长 安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香 雾 云 鬟 湿 , 清 辉 玉 臂 寒 : . . 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