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生物的进化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考方向要明了];1.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重点] (1)渐变式: ;(3)人工培育新物种(新品种): 如人工培育多倍体: ;1.(2010·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备环节,因此A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而B选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C选项错误。 答案:D;2.(2009·广东高考)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 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解析: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野生稻中对人有利的性状得到了保留,对人不利的性状被淘汰,因此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决定普通栽培稻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只是提供原材料。落粒性突变对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都有利,只是对人类不利。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体现了普通野生稻的直接价值。;命题热点;[例1] (2011·苏、锡、常、镇四市模拟)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 离 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 不断保存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 率一定发生变化 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解析]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例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解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进化的原因,①⑤⑥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②正确。 [答案] C;(1)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 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无论是环境的选择还是种群内部 发生突变、迁移等,一切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必将引起生物的进化。;命题热点;[例3] (2011·江苏高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特点。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 [答案] C;[例4] (2011·广东高考)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 基因或 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 A 基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