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拉木图市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原因
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自1991年独立。1994年,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颁布名为《哈萨克斯坦首都》的总统令, 首次提出迁都事宜。1997年12月, 阿克莫拉 (哈萨克语意为“白色坟墓”。1998年5月6日, 更名为“阿斯塔纳”, 哈萨克语意为“首都”) 市取代阿拉木图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新首都。作为一个新独立国家, 百废待兴, 国家需要稳定, 贸然迁都恐会挤占大量的发展资金。但是历史事实证明,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这一决断是英明之举, 迁都阿斯塔纳不仅没有给哈萨克斯坦带来动荡, 反而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
城市空间布局方面
1991年12月, 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 阿拉木图市从苏联时期的地方省城一跃变成了国家首都。就城市规模而言, 阿拉木图市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 在中亚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但是即便如此, 阿拉木图市依旧很难满足独立国家的首都职能,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即发展潜力的缺失和地理位置的缺陷。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便具备了成为地区大国的潜质, 其首都城市理应具有相应的发展潜力来实现首都功能。与省会不同, 地区大国首都应该至少具有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金融中心等四大功能。但是阿拉木图不能符合所有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有限。作为新首都, 阿拉木图需要新建许多建筑, 城市面积必须大幅扩展。但是阿拉木图位于阿拉套山北麓, 三面环山, 仅在北面有少许平原, 这使得阿拉木图很难提供新的土地资源, 城市无法对外有效延伸, 也不能发展卫星城。二是生态环境不佳。阿拉木图虽然是哈萨克斯坦绿化率最高的大城市之一, 但是它的生态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是其周围环山的地形和拥挤的城市构造。上世纪90年代初期, 阿拉木图市内大约有15万辆汽车, 就数量而言并不多于塔什干, 但是阿拉木图的尾气污染程度却远高于塔什干。这是因为塔什干地处冲积扇平原, 城市视野较为开阔, 而阿拉木图没有这个条件。特别是当冬季来临, 从大草原吹来的北风被阿拉套山阻挡, 汽车尾气无法及时扩散, 经再次沉降形成二次污染。最严重的时候, 阿拉木图机场都会被迫关闭。三是地震影响。阿拉木图市位于北天山地震带, 地壳运动活跃, 地震活动频率较高, 1812年—1911年, 阿拉木图地区仅里氏7.7级以上强震就发生了至少四次。近年来, 阿拉木图虽然没有发生8级强震, 但是5级左右的地震仍时有发生。
除了城市本身的发展缺陷外, 从国家层面上看, 阿拉木图过于“偏安一隅”, 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当然, 这与哈萨克斯坦独有的民族构成有关。哈萨克斯坦刚独立时, 主体民族占人口比例并不高。1996年, 哈萨克族人口约占五成, 俄罗斯族人口占三成。但是在哈萨克斯坦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三个州——巴甫洛达尔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科斯塔奈州, 俄罗斯族人口占据一半。而阿拉木图市几乎处于遥远的东南边境线上, 离北方三州的首府距离分别是990公里、1400公里和1500公里。独立伊始, 人心未定, 行政中心若不能辐射全国恐将引发系统风险。
“乌勒套市”或“卡拉干达市”
针对复杂的局面,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高瞻远瞩, 做出迁都的历史决断, 但是摆在总统面前的难题是“迁向何处”。纳扎尔巴耶夫认为新首都应该满足32个指标,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分别是:社会经济状况、气候、地貌、地震风险、生态环境、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及通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筑情况和人力资源。按照这些指标衡量, 哈萨克斯坦的新都有四个备选城市, 分别是卡拉干达州的乌勒套市和首府卡拉干达市、阿克纠宾斯克州 (1999年改称“阿克托别州”) 首府阿克托别市和阿克莫拉州首府阿克莫拉市 (现阿斯塔纳市) 。但是前面三个都有一些“致命伤”。乌勒套市是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 历史上哈萨克族各部族曾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因此定都于此可“将哈萨克民族凝聚起来”。但是, 乌勒套缺乏水源和必备工业, 即便是建设新城都很困难, 更何况首都规模的建设。卡拉干达市是哈萨克斯坦的重工业基地, 基础设施比较发达, 但是此处土地经常下沉, 饮水和生态是个难题。阿克托别是石油重镇, 基础设施较完善, 且位于乌拉尔河支流伊列克河左岸, 但是阿克托别市位于国家的西北部边界附近, 定都于此同样难以统筹全国。
经过精密甄别和系统研判, 纳扎尔巴耶夫最终决定将阿克莫拉市定为共和国的新首都。就地理位置而言, 阿克莫拉市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中北部地区, 与各州首府的距离都不远, 与北方三州的距离更在500公里以内。从社会经济状况看, 阿克莫拉市在苏联时期是切利尼边疆区首府, 也是哈中部、北部的经济中心, 城市发展潜力良好。就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