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游仙诗》“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全诗赏析.pdfVIP

郭璞《游仙诗》“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全诗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璞《游仙诗》“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全诗赏析 游仙诗·青溪千余仞 郭璞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注 郭璞(276-324)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 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 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赏析 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歌咏隐逸,一类企 求登仙。而像这一首兼有两类内容的,并不多见。这首诗是作者游历 1 青溪山时所作,诗中先后歌咏了鬼谷子、许由、灵妃这三位历史上著 名的隐士、贤人和女神,抒发了自己隐遁高蹈、企慕神仙的情怀以及 求仙无缘的苦恼。 “青溪”,山名。庾仲雍《荆州记》载:“临沮县有青溪山。山东有泉。 泉侧有道士精舍。郭景纯尝作临沮县,故《游仙诗》嗟青溪之美。” 郭璞为临沮县(今湖北当阳县西北)县令事,不见《晋书》本传,大 约在王敦起之为记室参军时。“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千余 仞”,极言青溪山之高。“道士”,有道行之士,诗中指鬼谷子。壁立 千仞的青溪山气势非凡,隐居其中的有道之士自然也非同一般。开头 两句以烘云托月之势,借隐者居所之高,以言隐者身份、德行之高, 直抒赞美之情。如果说,一二两句是对隐者的大环境作大勾勒,突出 其险峻的话,那么,三四两句则是小环境的细描绘,强调的是奇丽。 风云变幻,飘飘忽忽,出入屋内,游戏身外。隐者之居,俨然仙境神 窟,为“千余仞”作了形象生动的注释。在介绍了隐者神奇的居所,勾 起读者的好奇心之后,诗人始亮出了隐者的大名。“鬼谷子”,战国时 人,姓王名诩,隐于鬼谷,故号之。他是纵横家苏秦、张仪的老师, 人称为“真仙” (《拾遗记》)。诗中泛指隐士,并有隐以自比之意。以 上六句为此诗的第一层,从赞美鬼谷子居地之奇,来写隐居之乐,初 露慕隐求仙之心。 接着,诗人又表露了对唐尧时代隐士许由的仰慕之心。“翘迹企颍阳, 临河思洗耳。”“翘迹”,即举足。“企”,企慕,向往。“颍阳”,颍水的 2 北面。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拒绝唐尧的让位,逃到颍水之阳, 箕山之下隐居。又因听说尧要召他任九州长,他认为其言不善,特意 “洗耳于颍水”。诗中“洗耳”一词用的就是这个典故。“阊阖西南来,潜 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阊阖”,阊阖风的简称,即 西风。《史记·律书》云:“阊阖风居西方”。“灵妃”,即宓妃,传说中 洛水女神。在古代神话中,江河溪泉多由男女水神掌管,诗中“灵妃”, 似泛指女神水仙。“粲然”,笑的样子。这四句是说西风吹来,青溪泉 水波荡漾,鳞纹泛起;翩翩而来的水中仙子,顾盼巧笑,明眸玉齿, 含情脉脉,令人难以忘怀。以上六句为第二层,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 术手法,赞美了许由高洁的德行,灵妃飘逸的神采。再露崇尚高士, 钟情仙子之心。 诗人在尽情抒写了隐遁避世,企慕列仙的情怀后,笔锋回转,借求爱 无缘,来表现现实中求仙不成,寻道无路的苦恼。“蹇修时不存,要 之将谁使?”“蹇修”,古贤人名,相传伏羲氏之臣,掌媒事。“时”,当 今时世,诗中实指世俗。“要”,邀,请求。屈原《离骚》:“吾令丰隆 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这两 句概从中化出,说:世俗容不得蹇修这样的贤士,我在现实生活中找 不到蹇修这样合适的媒人,不知该派谁去请求女神,以剖露我爱慕之 心?这两句为第三层,从有意求仙而无缘的感叹中,隐隐透露出一股 忧生疾俗,孤高傲世的慷慨不平之气。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与之意脉相 3 同,英雄所叹相近。 郭璞这首游仙诗所表现出的高蹈出世思想,与老庄思想一脉相承,他 借游仙言志趣,发苦闷,则又与阮籍的咏怀诗有很多相通之处。歌咏 神仙,向往隐逸,这在世道坎坷,风云变幻的西晋末年,不仅代表了 珍视生命价值的一种思想倾向,而且还反映了否定仕途,鄙弃世俗, 卑视富贵的一种心态。尽管他对道士、高士隐居行动的赞美和歌咏是 真心的,对贤人、仙子的仰慕和追求是真诚的,所写的游仙诗也大多 是以歌颂隐逸来对抗现实的,但诗人自己一生的行事,最终并未能超 脱现实,离开仕途,跳出名利场。这种企图超脱而又不可能超脱的矛 盾,除了时代的局限性外,还反映了诗人人格的多重性,也体现了诗 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这是读者在欣赏时不可不加以注意的。另外, 这首

文档评论(0)

小人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人物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