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塔吊安装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吊安装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塔吊安装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如下: 表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分析表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评价(LEC法) 等级 L E C D 1 吊装施工 汽车吊在吊装时无人指挥 车辆侧翻, 人员受伤 6 3 3 54 Ⅰ级 2 现场使用的吊装钢丝绳磨损 钢丝绳断裂,人员受伤 6 3 3 54 Ⅰ级 3 基底不稳 车辆侧翻 6 3 3 54 Ⅰ级 4 吊装机械使用不当 物体打击 1 6 14 84 Ⅱ级 5 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各类伤害 3 3 3 27 Ⅰ级 6 高处作业未做好安全防护 人员坠落, 其他伤害 3 3 3 27 Ⅰ级 7 特种作业人员未专业培训无操作证 各类事故 3 3 3 27 Ⅰ级 8 机械施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害 人员受伤 3 6 3 54 Ⅰ级 9 临时用电 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 触电事故 6 3 7 126 Ⅱ级 10 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3 3 7 63 Ⅰ级 11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 3 7 63 Ⅰ级 12 非电工私接电线 6 3 7 126 Ⅱ级 13 闸刀及插座损坏,漏电保护器失效 3 3 7 63 Ⅰ级 14 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 3 7 63 Ⅰ级 15 电工作业未穿戴专用劳动防护用品 3 3 7 63 Ⅰ级 16 配电箱无标识 3 3 7 63 Ⅰ级 17 其他 夜间作业 各类伤害 3 3 3 27 Ⅰ级 18 塔吊安装 高空作业人员酒后、病后上岗作业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3 3 40 360 Ⅳ级 19 高空作业人员未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6 3 40 720 Ⅳ级 20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各类伤害 3 3 40 360 Ⅳ级 21 未按照方案安装 塔吊倾覆 3 3 40 720 Ⅳ级 22 违章安装 塔吊倾覆 3 3 40 360 Ⅳ级 23 高空作业机具存放不当 物体打击 6 3 7 126 Ⅱ级 24 高空落物 人员伤害 6 3 40 720 Ⅳ级 25 塔吊升降时仍进行回转 塔吊倾覆 起重伤害 3 3 40 360 Ⅲ级 26 垂直方向交叉施工 坠落,物体打击 6 6 15 540 Ⅲ级 27 起吊指挥信号错误 物体打击、机具损坏 6 6 15 540 Ⅲ级 28 物件吊点不准确 、起吊不平衡 物体打击、机具损坏 6 8 15 540 Ⅲ级 29 恶劣天气进行起重机拆装和升降工作 高空坠落、机械事故 3 6 15 270 Ⅲ级 30 高空向上向下抛工具或零件 物体打击 6 6 15 540 Ⅲ级 备注: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法),可按下式计算: D=LEC 上式中:D——危险性大小值; 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 表2 LEC危险等级划分 D值区间 D≤70 70<D≤160 160<D≤320 D≥320 风险等级 低度(Ⅰ级) 中度(Ⅱ级) 高度(Ⅲ级) 极高(Ⅳ级) 表3 风险控制及保证技术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安全措施 1 吊装施工 汽车吊在吊装时无人指挥 车辆侧翻, 人员受伤 吊装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或塔吊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汽车吊吊装作业必须要有班组安全员旁站警戒。 2 现场使用的吊装钢丝绳磨损 钢丝绳断裂,人员受伤 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应立即进行更换。 3 基底不稳 车辆侧翻 对停车区域进行检查,选择承载力足够的地方停车吊运 4 吊装机械使用不当 物体打击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违章操作,必须设置地面指挥人员 5 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各类伤害 工作前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雨天作业时,要穿好胶鞋做好防护措施。 6 高处作业未做好安全防护 人员坠落, 其他伤害 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现场情况,高处作业操作佩戴好防护用品。 7 特种作业人员未专业培训无操作证 各类事故 检查作业人员的身份证和特种作业证情况。保证人证一致。 8 桩基施工、钢筋加工等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害 人员受伤 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工人安全教育,钢筋切断机等加设安全操作挡板,并设置警戒区域 以防钢筋加工过程中钢筋飞摔打人。 9 临时用电 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 触电事故 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马路或场内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做穿管保护 10 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11 违反“一机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