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急救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 一、急救知识普及状况: 在美国每4人中便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新加坡每8人、悉尼每20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的培训。发达国家的某些地区,几乎1个家庭就有1人可以完成自救互救。我国有13亿人口,在拥有1200万人口的北京,为迎接2008奥运会,曾加大对急救员的培训力度,但也只有不到1万人拥有急救员证书。我国的急救知识普及还需努力。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小儿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突然呼吸及心跳停止,使生命得以维持的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包括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病因: 新生儿窒息、喉梗阻、气管异物、中毒、各种意外损伤。 步骤: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判断是否无反应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概述: 全球范围内约有一半儿童死亡是由于意外伤害所致,已超过小儿肺炎、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的死亡总和。 在我国,儿童及青壮年人群伤害发生率很高,是致死的主要原因。0-14岁以下儿童伤害是其首位死因,死亡率是67.13/10万。 1-14岁儿童55-71%的死亡为意外伤害死亡。溺水、窒息、车祸是儿童常见伤害死亡类型,占儿童全部伤害死亡的80.4%。 溺水、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分别占1-4岁、5-9岁、1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76.92%、74.60%、60.55%。 农村儿童的主要死因:溺水、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城市儿童的主要死因:溺水、其他事故的有害效应、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意外机械性窒息居婴儿死因的首位,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7.48%,其他事故的有害效应为第二位死因,占22.30%。 农村婴儿死亡以意外机械性窒息为主 城市死亡以其他事故有害效应为主,占城市婴儿死亡的71.42%,其次为意外机械性窒息 第三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家庭中常见的危险状况 一、急性中毒,如煤气中毒 二、电击伤 三、呼吸道异物 四、溺水 五、撞击伤 六、锐器割刺伤 七、烧、烫伤 八、骨折与脱臼 九、动物咬伤等 第四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急性中毒 发生年龄及类型 : 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 婴幼儿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 学龄前期常为有毒物质中毒 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忘记关 煤气或是洗澡而出现煤气中毒 第五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急性中毒 中毒的途径: 1、经消化道吸收。最常见,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2、皮肤接触。小儿皮肤薄,脂溶性毒物易吸收。 3、呼吸道吸入。吸入毒物易迅速吸收。 4、注入吸收。被机体吸收速度最快。 5、经创口、创面吸收。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急性中毒 处理原则: 1、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 。 2、维持生命器官的功能。 3、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急性中毒 毒物的清除: 1、催吐:适用于年龄较大、神智清醒和易与合作的患儿,越 早效果越好。 2、导泻:若误服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 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三十 克,一次煎服。 3、解毒:若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