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T 2523-2015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LY_T 2523-2015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S9 8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523—2015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ontrol on Tomicus piniperda L.2015-10-19发布2016-01-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 2523—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吉林省敦化市林业局、沈阳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左彤形、陈越巢、高峻崇、皮忠庆、王海峰、张凯鹏、徐海峰、祁金玉。I LY/T 2523—2015表 B,3纵坑切梢小毫引诱剂诱捕数量表地点:诱捕地编号:林班小班名称:林分类型(混交/纯林):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em);平均树高(m):调查小班面积(hm*):实际调查面积(hm)海投(m);坡度:坡间:踏查的有虫株率(%);日小班号诱拾器编号诱集量/头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 LY/T 2523—2015附录C(资料性附录)纵坑切档小毫信息化合物诱捕器林间设置示意图织坑切精小毫信息化合物诱据器林间设置示意图见图C.1和图C.2。图C.1漏斗式诱捕器设置示意图图C.2交叉式诱辅器设置示意图10 LY/T 2523—2015纵坑切梢小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织纵统切精小囊TomicuspiniperdaL.虫情调查与监测、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调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纵坑切梢小囊的虫情监测与防治,多毛切梢小毫TomicuspiliferSpessivtseff、横坑切梢小靠TomicusminorHartig、云南松纵坑切精小TomicusyunnanensisKirkendallet,Faccoli的虫情监测与防治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2475—2006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2009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2—2009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 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LY/T 164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53/T 529—2013检小囊防治施用粉拟青霉菌剂与打孔注药复合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纵坑切梢小囊Tomicus. piniperda属销翅目Coleoptera,小紫科Scolytidae,切梢小属Tomicus,是危害油松、黑松、稳子松等多种松科植物枝梢和干部的害虫,分布、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参见附录A。3.2受害木attacked tree也称虫害术,遗受纵坑切梢小需危害的活立木。一般可见枝枯黄、脱落或树干皮下可见蛀道、虫体、木屑。4调查与监测4.1应施调查林分寄主林龄大于208、组成比例占20%以上的林分。1 LY/T 2523—20154.2发生程度划分指标纵坑切梢小靠发生程度参照LY/T1681一2006划分为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3个等级。4.3调查方法4.3.1按照林龄相近、地点相邻的原则,规划踏查区域和线路,目测林分内寄主树木是否受害,随机选择100株寄主树,填写《织坑切梢小毫线路踏查记录表》,见附录B中表B.1,4.3.2标准地调查根据线路踏查结果,对有纵坑切梢小囊分布的林分,在幼虫危害盛期,每5hm设置1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2hm,从中随机选取20株标准株,每株树的树冠按不同方位,分上、下2个高度随机选取4个新梢,测查是否被害,并计算枝梢被害率,填写《纵坑切稍小囊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表B.2。4.3.3引诱剂监测根据线路踏查结果,纵坑切梢小壹发生或发现新枯萎木的寄主林分,设置引诱剂监测。诱捕器可选择交叉式或漏斗式,引诱剂使用前低温密封保存。诱捕器应在越冬成虫扬飞前5d,在林缘、林道旁、林中空地等处设置,用木杆或铁丝、绳索固定。设置时,应清理诱捕器下方及周围杂草、灌木,诱捕器距周围树木1m以上,底部距地面不低于0.5m(诱捕器林间设置示意图参见附录C),每小班设1套诱捕器,统计扬飞期内每个诱捕器累计诱捕的成虫数量,填写《织坑切精小需引诱剂诱捕数量表》,其格式见表B.3。5防治指施5.1营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