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_T 604-2013浮法玻璃退火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91-110Q 93JC备案号:40941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 604-—2013代替JC/T604—1995浮法玻璃退火窑Float glass annealing lehr2013-04-25 发布2013-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 604—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JC/T 604一1995《浮法玻璃退火窑》,与JC/T 604—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改变如下:-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1995年版第3章);修改了整机性能要求中个别条款(见5.3.2、5.3.3、5.3.5、5.3.6、5.3.8和5.3.9,1995年版5.3.2、5.3.3、5.3.5、5.3.6、5.3.8 和5.3.10);修改了试运转要求条款(见5.6.1和5.6.2,1995年版5.6.1和5.6.2);修改了试验方法中个别条款(见6.3~6.5、6.7和6.13,1995年版6.2~6.4、6.6和6.7);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1995年版第7章);增加了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见第4章);增加了安全环保要求(见5.2.5~5.2.7);增加了技术要求(见);一增加了试验方法(见 6.1、6.2、6.8~6.12和6.14);增加了判定规则(见7.4);删除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1995年版第4章);删除了整机性能要求中个别条款(见1995年版5.3.9);删除了试验方法中个别条款(见1995年版6.1)。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建材机械厂、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淮祥、赵宏勋、刘岩、郭梦飞。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JC/T 604—2013浮法玻璃退火窑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浮法玻璃退火窑(以下简称退火窑)的术语、型式、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浮法玻璃退火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 2894—2008安全标志GB/T3003—2006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及制品GB4053.1一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2一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3一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414—1999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8492-2002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GB/T 11835-—2007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 13306 标牌HG/T2601—2011 高温承压用离心铸造合金炉管JC/T 402--2006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JC/T 406—20066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JC/T 532—20073建材机械钢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退火前区(A区)pre-annealing section (zone A)位于退火窑的最前端,为玻璃带退火作准备的区段。3. 2退火区(B区)annealing section (zone B)紧接A区之后的区段,玻璃带在此区段内缓慢冷却至退火下限温度。1 JC/T 604--20133. 3退火后区(C、D、R、E、F 区)post-annealing section (zones C, D,R,E and F)紧接B区至退火窑出口区段的总称。3.4快速冷却区(C区)quick cooling section (zone C)退火后区的第区段,玻璃带在此区内快速冷却。3. 5过渡区(D 区)transition section (zone D)位于 C区和 R区之间的半封闭过渡区段。3.6热风循环冷却区(R 区)hot-air circulation cooling section (zone R)紧接D区的区段,玻璃带在此区内热风循环冷却。3.7自然冷却区(E区). natural cooling section (zone E)位于R区和F区之间,玻璃带在此区内的车间空气中自然冷却的过渡区段。3.8强制冷却区(F 区)forced cooling section (zone F)退火后区最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