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某地区边坡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绿色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对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也越发得到重视。露天采矿废弃矿山多伴有高陡裸露岩壁,这些裸露岩壁不但污染环境,更会诱发地质灾害,其恢复治理迫在眉睫。由于高陡裸露岩壁具有特殊地形地貌,如何在不进行大范围的地形改变情况下进行恢复治理,从而保证裸露岩壁治理效果,是摆在地质工程科技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植被混凝土技术
裸露岩壁传统的治理手段多为铺设草皮、浆砌石骨架植草、坡脚放置生态袋种植攀爬植物等,但对于高陡裸露岩壁由于缺少涵养土层和养护水源的原因及受到季节性和光照影响较大,治理效果不够理想。为解决此类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将防护加固与植被恢复进行融合的植被混凝土技术。
植被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绿化环保技术,涉及科目繁多,主要包括:工程力学、地质学、生物学、园艺绿化学及环境生态学等学科。植被混凝土技术主要应用于60°~90°的裸露岩壁进行复绿治理,其工序为:对坡面进行简易修整、铺设镀锌铁丝网、安装锚杆及锚钉、植被混凝土喷植等。植被混凝土绿化工艺流程图见图1。
植被混凝土技术进行复绿治理不但需要根据地质环境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另外也要重视水灰比、种植土与肥料及添加剂的植被混凝土配方、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的植物种子与养护条件等,使植被能够更好的在岩壁上生长,保证岩壁或高陡边坡达到绿化恢复治理效果。植被混凝土技术当前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长江以北地区正处于试点阶段,未来应用前景可期。
2 北京某区域白色大理石带采区项目
2.1 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地处北京北部燕山腹地,交通便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适宜植物生长,无地表水体分布,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岩石属于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地面起伏大,采矿采用剥去覆盖层与矿体围岩的露天方式,由于植被与表层土的剥离,在研究区形成较大的裸露岩壁,受长期风化影响呈现灰黄色-白色,与绿色群山形成巨大反差,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到区域整体形象,视觉污染严重,研究区现状图见图2。
研究区内由于大面积开采,形成整体内凹的地势,产生裸露岩壁(YP1)。
YP1长约为213m,表面积约为8 101m
2.2 研究区破碎材料组成
综合考虑裸露岩壁YP1设计进行植被混凝土技术进行整体复绿,并对东北部上方的破碎危岩体(LW)进行机械式破碎清理,清理方量为1 320m
经过试验以及参照以往的工程案例,结合该地区气候及自然条件,本研究区采用的植被混凝土材料组成配比如表1所示。
2.2.1 锚钉的铺设搭接
锚钉选Φ14的螺蚊钢,锚固长度为60cm,锚钉间距为1m×1m,锚杆外露长度为10cm。顶部为了加强稳定,进行两排的加密及加长处理。锚钉上倾15°,与坡面夹角105°,坡体岩石风化严重处,锚钉应进行相应加长。按设计安装好锚钉后,铺设网目5cm×5cm的14#镀锌铁丝网。镀锌铁丝网从顶端由上至下铺设,铺设时要张紧,上下搭接不小于5ue5b6,左右不需进行搭接,并用18#铁丝绑扎牢固,锚钉接触处应一并绑扎牢固。镀锌铁丝网与坡面应有7cm间隔,不足时,采用垫块进行隔离。
2.2.2 基层喷护施工
镀锌铁丝网铺设和锚钉安装结束,进行喷播植被混凝土选料及配制,完毕后进行喷植施工。喷植由上至下分两层(基层、表层)分别进行,采用干式喷浆法,由大于9m
基层喷植:确保坡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对坡面进行用水喷淋,使喷射植被混凝土与基础面连接更加紧密,然后进行试喷,从而调节好更适合的水灰比,调解完毕后进行正式喷浆施工;基层的喷护厚8cm。
表层喷植:表层喷护控制在基层施工结束3~4h;表层含植物种子,喷护厚度为2cm;表层喷护之前对坡面进行湿润,从而确保基层和表层黏结较好。草灌木种的重量比例为2∶3,选定草种其中为:草种:狗牙根、高羊茅、百喜草、黑麦草,比例为2∶2∶4∶2;灌木种为紫穗槐,胡枝子,多花木兰,银合欢,比例为2∶2∶4∶2。
植被混凝土技术施工大样见图5挂网结构图、图6锚钉平面布置图、图7锚钉锚固图、图8生态护坡结构图。
该裸露岩壁施工后在一个月内草本植物覆盖率将达到65%以上,次年后灌木类植物成长较为明显,灌木类植物与草本植物共生,植物覆盖率较高,养护三年后岩壁生长植物以灌木类植物为主,无需再进行养护。修复后可实现裸露岩壁复绿,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恢复治理现状见图9。
2.3 喷灌系统养护
因该地区无地表水体分布,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为防止植物受季节影响干枯死亡,影响治理效果,故需要洒水养护。但该岩壁高陡,如采用传统洒水车养护,效果不好,容易对喷护面产生破坏,且养护效果不理想,人工成本较高。故采用喷灌系统进行养护。
喷灌系统由蓄水池、供水管道、水龙头
文档评论(0)